农村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村经济论文格式、农村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分析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94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09261015513185 论文字数:4557 所属栏目:农村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分析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摘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合作经济在农村到底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供销合作社应该如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中找准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潜能,履行好为“三农”服务的职责?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供销社在所辖部分区县进行了农村合作经济在参与和推动商品经营连锁化、农业产业化方面的试点,其成效已十分显著。

 

[关键词]两社两化 供销社 合作经济

 

供销合作系统建立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她所肩负的传统职能已消失,但她在广大农村积累的资产以及多年来从事农村流通组织工作的经验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合作经济在农村到底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供销合作社应该如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中找准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潜能,履行好为“三农”服务的职责?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供销社在所辖部分区县进行了农村合作经济在参与和推动商品经营连锁化、农业产业化方面的试点,其成效已十分显著。笔者在对重庆开县实地调研基础上,将以整体模式的形式对这一新思路、新做法予以概括和剖析。

 

一、基本做法

“两社两化”中的两社分别是指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两化是指参与和推动商品经营连锁化和农业产业化。两社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由当地供销社负责兴办、采用合作制的微观经济组织,是实现合作经济的一条具体途径;两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向,也是两社为适应现代大生产、大流通格局在发展中所追求的典型中观表现。

1·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做法由供销社牵头,在村社基层农村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或产业,把零星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农户以集资入股的形式组织起来,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成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户壮大生产规模,如开县郭家镇北斗村的杜仲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供销社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科技信息服务优势,在特色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生产上发挥示范作用。http://www.51lunwen.org/ncjj/同时,供销社还利用下属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专业社的发展,建立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如开县供销社以银泉榨菜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建立涪陵“永安小叶”优质榨菜基地,并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在优势产业覆盖面较广的地区,还在各相同专业社基础上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了“专业合作联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如开县长沙镇建立的陈家柑桔专业合作联社。

2·发展综合服务社的基本做法紧紧围绕“综合”与“服务”两个重点,由供销社发起,以当地农民群众集资入股为主,在人口较为集中、交通相对便利、商品流通量较大且集散流向较为明显的农村和城镇社区,组建综合服务社。综合服务社的功能除了商品流通之外,还开展了技术、信息和文化等系列化服务,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拓展。如开县安镇辽叶、九龙山镇东坝、新家镇白桥等一大批综合社,既经营农资、糖酒副食、日用商品、烟花爆竹、药品等生产生活资料,又开办了科技图书阅览室、卫生室、幼儿园、娱乐活动室等,用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还有一些综合社是依托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逐步形成。如辽叶综合服务社,就是在一个供销社下岗职工开设的小商店和“夏阳白”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经过供销社的引导与扶持,当地农民积极参与,规模不断壮大,先后建成了良种猪繁殖场、优质李子生产基地、“沪杂四号”高粱基地、优质青菜头生产基地、“夏阳白”无公害蔬菜基地、高粱酒加工厂、医疗卫生室、科技图书室、娱乐活动室、迈德超市等经营项目,形成了集产、加、销、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社。

3·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在建立两社基础上,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进科技新品种,利用专业社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县供销社多次引进优质农作物在多个乡镇大面积种植,使农民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获得了成倍增长的经济效益。同时,供销社积极培植所属的龙头企业,兴办农贸市场,帮助专业社发展品牌产品。如开县供销社下属的几大企业和丰乐供销社综合农贸市场配合两社,使当地农业产业链中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为贸工农一体化服务提供了载体;津津乐食品公司与葛根和李子种植的专业合作社相连,金龙果业公司与柑桔专业社相连,银泉公司与提供榨菜原料的青菜头专业社相连;综合农贸市场为各专业社的产品进入市场开设了专门的窗口;各级供销社帮助专业社创建了高粱酒和无公害蔬菜的“辽叶”商标、金香大米的“九龙”商标、“北斗”杜仲、“丰乐”无激素猪肉等,并将品牌产品在各综合社或农贸市场设专柜进行连锁配送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发展商品经营连锁化的基本做法发挥供销社各类资产优势,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资料为主要经营内容构建连锁经营体系,并对所有连锁经营网点实施了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和商品配送统一。如,开县以农资有限公司为农资配送中心,在11个综合服务社设立“迈德”农资超市,并将原基层供销社的15个农资门市改造成为“迈德”农资超市。同时,开县还以相似的做法组建了“迈德”超市(经营消费品,配送中心为县社食盐组和烟花爆竹公司)、“三正大药房”(配送中心为开县供销社全额投资的三正药业有限公司)。

 

二、主要特点根据“两社两化”模式在实践中的形成及基本做法,其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供销合作组织发挥了领头作用从已经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来看,各级地方供销社在合作社组织的建立、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与设计、新产品开发、农业生产技术的选择与推广、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布局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工作中承担了统率职能,这使得“两社两化”模式虽是近两年才在重庆市基层农村探索试点,但是其形成的起点高、发展的速度快,并能迅速在全市范围推广。

2·实现对供销社资产优势的充分利用供销社的有形资产直接为两社的建立(尤其是综合服务社),推动商品连锁化经营提供了场所,使得两社一次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少,见效快。供销社无形资产也从多方面体现出其价值:利用科技信息优势开展服务,帮助合作社选准专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结构调整;利用先进的商品经营理念,搭设起连锁化经营格局,并为各网点制定统一管理办法;利用连接城乡流通的市场信息优势,使专业合作社适应城镇市场需要,综合服务社满足村社市场需求,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3·农民始终是最大的受益者两社是农民以自然人身份自愿集资入股的方式建立,这使合作社产权清晰,成为入社农民共有的企业,体现了“民有”。两社在运作中由农民自己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参与经营管理,所以农民入股入社踊跃,体现出“民管”。农民入社的现实收益由无形收益和有形收益两部分组成。无形收益是从两社获得的技术援助和信息服务;有形收益一方面体现为入社农民在合作社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时享受的价格优惠,另一方面体现为按股对两社的经营收益参与分配,同时两社的发展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大的资本增值空间,实现了“民享”。

4·因地制宜,特色明显专业合作社在“专”字上下功夫,实现了一村一品、一品一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综合服务社在“综合”上做文章,目前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已较齐全,基本上满足了现实农村生产与生活的服务需求,虽然其规模暂时尚小,但在探索开拓农村市场方面很有意义。

 

三、对“两社两化”模式作用的评价

1·“两社两化”模式是供销社系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供销社职能的真正实现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由单纯的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以及产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组织活动会出现越来越细的分工,进而产生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加强协作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与组织方式较为落后,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国外优质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不断冲击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两社的出现有着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从组织制度看,在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中引入工商企业制度,是微观经济体制的创新,是对传统合作社的发展;从组织方式上看,如果两社的形成和发展完全由农民自发组织,那么受其技术、信息、观念、经验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制约,必然会是一个十分漫长、艰辛而又充满曲折的过程,而在供销社的“两社两化”模式中,这一过程大为缩短,并且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作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其职能是为“三农”服务”。如果供销社不发展,不实践为“三农”服务,联结城乡流通渠道的供销社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供销社自身的发展和其职能的实现相辅相成,没有回头路。“两社两化”模式从内涵上丰富了供销社的作用,奠定了她在农村的市场地位。

2·“两社两化”是推动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载体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各级涉农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心。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制度有着根本上的优越性。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同时又存在着规模上的缺陷,尤其是我国人多地少,在极为有限的户均土地规模上得到的产品在面对随着日益开放而大举入侵的、凝聚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的优质农产品时变得不堪一击。探索为农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当务之急,农业也要向规模经济要效益。两社在土地承包制和入社自愿基础上组建,其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开放的产权制度安排、二次返利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各项农业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同时由于两社所具备的适应市场的企业机制,更有着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内在动力。“两社两化”在农村为农民融入市场争取主动权搭建了具有新高度的平台,为农产品经营者像工商业经营者那样实现最佳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