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帮写浅谈历史教学模式的运用
摘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中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专家引领,重视理论的理解和探索;二、注重先进教育理念与本土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三、注重整体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使新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创新;四、注重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模式的运用。论文帮写 www.1daixie.com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运用策略;理论指导;整合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不断启迪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自己了特有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历史教学出现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先进教学模式的出现给我们以惊喜,如洋思、杜郞口等学校的模式。但是有些教学模式在引进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中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专家引领,重视理论的理解和探索。
历史“四推法”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充分挖掘历史文本内涵,形成一种适合农村历史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运用新知探索旧知,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注重历史的纵横联系。首先是利用文本图片推论出本课所包含的知识,探究、挖掘、拓展知识的外延。其次利用史料推论出与本单元本课有关的知识内涵。因为我们文本知识的展现主要通过古代典籍文献,以文言文方式呈现给我们,使我们无法理解古代人的思想文化,但是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释义,使古文变成了易于理解的现代文便于我们学习和传承。第三,通过名言、警句推论出本课所包含的古今中外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给我们以启迪,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优秀品质。第四,通过学习历史事件推论出与之相关的历史原因,历史性质,历史作用及历史影响,从而学会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注重历史的纵横联系以及中外史的结合,从而达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的先进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运用这种模式的过程中,感到它缺少核心理念的支撑。在专家的帮助引领下,经过不断学习创新,主要学习先进教学模式所蕴涵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修改,增补,实践终于形成了一种适合农村历史教学的新模式。经过几个学期的实验操作,课堂教学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了明显改善,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教学新模式,终于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下,并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推广。
第二,注重先进教育理念与本土教学模式有机整合。
历史教学新模式的运用,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因为一种先进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只有与本土教学模式有机的衔接与整合,才能使这种模式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之发扬光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一般使用以教为主,“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成为教师一人独演的舞台,学生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这严重背离了历史新课标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只有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才能形成了现代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注重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实际操作者,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学习过程中的真正的认识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先进理念的引路人。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并使二者有机的整合,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加高效有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学习,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注重课堂生成问题的探究和引导,从而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启迪,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第三,注重整体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使新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创新。
历史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不能靠单打独斗,也不能靠个人一时的激情,而是必须靠团队精神,集体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创新。针对操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进行反思、修正、研讨、创新、再创新,因为无论哪种模式的运用,都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实践、检验。毕竟每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万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这种模式绝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修补、完善的过程。只有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不断研究创新,使先进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群策群力,才有使历史教学新模式呈现出新的亮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贯彻新课标的先进理念,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第四,注重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模式的运用。
历史教学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历史教学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发展、升华。如果一种模式离开了理论支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在运用不同教学模式时,要运用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指导,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造,更新,利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遵循如下原则:1.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实施合作教学。目的在于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方式,倡导一种协调作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集体意识,使学生在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成长。2.课堂教学问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把学过的内容分配到各组,由组长负责,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抽签抢答,可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新知,出示目标,学生们结合目标,各抒其见,为了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都会主动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互相讨论确定重点难点,之后认真查找相关资料,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3.课堂角色互换。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我,既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又强化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果比较一下各类型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它们各自在操作程序上的共同特点,即形式虽异但都切实可行,都能适用于一定的历史教学目标与内容,也符合现阶段教育体制下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这得益于模式的设计者们大多是在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或是善于总结提炼的历史学科骨干和带头人,他们对模式的操作程序都作过反复的推敲,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可行”性已为同行们认可,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推广。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的跳出“教学模式”,超越“教学模式”,以达到“无教学模式”的境界。是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学理念日新月异,人的思维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才能驾驭不断变化着的新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