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动态R-Vine-GAS-Copula模型的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思考

日期:2024年12月2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12270022487475 论文字数:35855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31

5.1.1 指标确定 ........................... 31

5.1.2 数据来源 ............................ 32

第五章 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实证研究

5.1指标确定与数据来源

5.1.1指标确定

流动性概念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基础货币流动性(M2等)、货币市场流动性、资本市场流动性。宏观基础货币流动性、货币市场流动性、资本市场流动性三种流动性相互关联,他们之间的主要关系可以概括为

 (1)基础货币流动性是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基础,基础货币价格决定了货币市场价格的下限。

(2)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又决定了资本市场上用于交易活动的资金量,影响着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涨跌。

(3)反过来,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又影响了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需求,资本市场流动性反映的宏观经济状况也影响着基础货币流动性的调控。

总体上来说,货币市场流动性在这三个层次的流动性之间是起到中介作用的,因而其能够结合宏观基础流动性与微观流动性的特点,所以货币市场流动性能够刻画区域流动性状况。

金融学论文参考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总结

随着中美摩擦的深入带来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与具备良好合作基础的东盟国家在中国的国际合作战略地位中愈发重要,东盟国家是人民币国际化等中国国际金融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大力提倡“金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东盟的良好金融合作有益于我国的国际金融参与。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础就是构建更安全高效的金融安全体系。文章基于这一背景,对近期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选择了能够代表该区域流动性整体风险水平的指标,在样本期内该指标值的变动情况反映了全球疫情冲击极大提高了该区域整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值,甚至反映了中国在2022年上海疫情影响及俄乌战争引起的世界能源、食品、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文章构造的动态R-Vine-GAS-Copula模型不仅从AIC值、VaR 极值预测效果等统计检验上优于已有的动态Vine-Copula模型,建模结果也更能够解释客观的政治、经济与金融关系。此外,文章还构造了基于R-Vine结构的时变类动态Vine-Copula模型的算法程序,为后续可用于参数动态化的新模型在构建动态R-Vine-Copula模型时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在溢出效应研究方面,文章发现疫情冲击在使得各个国家自身的流动性风险上升的同时,区域整体的总溢出系数在下降。这说明了疫情不仅抑制了经济贸易活动,还减弱了相关国家之间的金融联系。在RCEP协议生效后,该区域整体的总溢出系数在上升,原来两两国家间的负向溢出关系均变为正向。这一变化说明了RCEP协议给中国、东盟各国带来了更加紧密的经贸金融交流,互惠共赢式的合作关系正在稳步形成。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的对外合作切实地能给相关国家地区带来好处,中国—东盟间的良好合作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美好样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