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甘肃省民营企业金融支持现状、效率与对策研究

日期:2022年04月2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3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131452227022 论文字数:32633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高效率,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是关键一环。甘肃省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高新技术行业、新兴服务业涉足不多,民营企业普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缺乏新的盈利增长点。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甘肃省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特色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资源比较丰富,民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新型特色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另外,通过前文对金融支持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造成甘肃省民营企业整体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甘肃省民营企业还需要重点加强技术创新,一方面积极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自身加大新技术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各种经济成分中最活跃、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经济类型,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场中的重要经济主体,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供多种就业岗位、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探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热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民营经济仅用了不到 40%的资源,就创造出超过 60%的 GDP,上缴了超过 50%的税收,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贡献也超过了 70%,并且为社会提供了超过 80%的就业岗位,拥有超过 90%的企业数量。可见我国的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是国有企业重要和有益补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民营企业贡献不断增强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实力薄弱、管理体系落后、资金支持不足、资金效率低等问题,其中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有 90%的中小微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一方面这些企业经营规模小、抵押物不足加上信用担保体系欠缺等因素银行不愿意冒险提供贷款;另一方面这些民营企业受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对拥有的资金不能实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些因素使得民营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亟需找到打破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新路径。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受地理环境制约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甘肃省经济中逐渐活跃起来,但受旧经济体制的影响,甘肃省民营企业发展一直较为迟缓。近年来随着甘肃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 年底,甘肃省个体工商户达到了 110.7 万户,较 2011 年增长了 2.1 倍,注册资金达 1286 亿元,从业人员 213 万;私营企业达 35 万户,较 2011 年增长了 4.4 倍,注册资金达 21283 亿元,就业人数 205 万人,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甘肃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肃省改善民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甘肃省金融发展较为缓慢、金融体系不够健全、民营企业自身实力不强,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阻碍,如果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无法获得足够金融支持,且投入产出的转化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的话,会进一步加剧民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融资会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甘肃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找出金融支持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进行评价,进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为甘肃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甘肃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省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金融支持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纷纷从不同视角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并对金融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多种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金融支持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成因、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路径选择、金融支持评价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1.2.1 金融支持与民营企业关系研究

由于国外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与中国不同,国外并没有“民营”一说,但是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和中国民营企业有较大交叉点,国外学者主要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Levin & King(1993)指出金融系统对企业进行自主选择,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实现技术产品创新,发掘目标企业发展潜力。随后,他们通过研究发现金融系统越发达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就越强,效果越好。Besley & Levenson(1996)通过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少,通过传统金融渠道融资受到多种限制,而非传统金融由于有担保、成本等优势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Rajan & Zingales(1996)通过研究发现金融 发 展 能 够 显 著 促 进 新 兴 产 业 企 业 的 建 立 和 发 展 。 Luigi、 Fabio &Alessandra(2005)对意大利相关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提供的金融支持能够显著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史晋川、黄燕君(2003)立足民间金融角度,指出中小企业的经营特征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不相匹配,大型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一般的融资需求,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汪炜、彭勇(2005)对浙江、江苏和广东的金融机构渗透差异做了比较并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外生性正规金融体系并不能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内生性较强金融机构与内源式民营经济联系紧密,可以有力促进其发展,提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着力进行自我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卢璐(2014)指出民营经济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经济成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并从三个方面提出金融发展作用于民营经济的路径:增加储蓄并将其转化为投资;资本流入经营较好的民营企业提高资本流动性;实体经济通过金融工具来分散降低风险。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民营企业

“民营”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在王春圃的《经济救国论》中,将与“官营”相对的企业称作“民营”,即民间经营的企业,“民营”一词便由此出现。在我国学术界对于“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目前存在诸多争议,而且政府部门也未进行明确定义,国家统计局也没有直接的数据统计,工商局也未单列出民营企业。目前有比较流行认可度较高的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狭义角度出发,从所有制来看,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民营企业专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包括 集体、联营、非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第二种观点从广义角度出发,认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对应,不仅包括个体和私营,还包括集体、联营、非国有控股企业、外资经济成分。

通过对统计局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发现,虽然没有民营企业的直接数据统计,但有个体和私营的相关统计资料,在官方公布数据中民营企业也大多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故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出发,即民营企业主要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

2.1.2 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比较

从规模角度对企业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方面相较于大企业都比较小。在学术界,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均有较多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二者在实质上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间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有区别的,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也多次进行了调整,2011 年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中小企业中增加了微型企业,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这更有利于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该规定明确地对各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进行了划分,如工业企业的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 2000 万元及以上,从业人数在 300 人及以上;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 300 万元及以上,从业人数在 20 人及以上;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在 300 万元以下或从业人数在 20 人以下。

.........................


2.2 企业融资理论

2.2.1 MM 理论

Modigliani 和 Miller(1958)在其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现代资本结构基础理论 MM 定理,该理论有着十分严苛的假设条件,认为企业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不相关,也就是企业是否负债经营都不影响它的价值。1963 年 Modigliani 和 Miller 对 MM 定理进行了修正,将企业所得税考虑进去,认为负债经营的企业其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可以减少企业成本,产生税盾效应,进而增加企业价值。因此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是有直接联系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优资本结构是债权融资,通过负债发挥杠杆作用的企业价值比无杠杆的企业价值大,当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时,杠杆达到 100%。MM 定理假设条件较为严格,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忽视了过度负债带来的风险,因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但它分析了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经营者和投资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行为,发现了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联系,为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权衡理论

MM 理论认为税盾作用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为负债融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以无限举债,这一观点忽视了债务的潜在风险。20 世纪 70 年代权衡理论不断被修正,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