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创业板2012-2018年上市公司的相关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角度,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基于企业异质性影响,探索企业生命周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一个国家稳增长、促发展的必经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也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创新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理念之中,而外部宏观环境变动对企业创新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避免经济严重衰退,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政府又先后实施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并且对于在当前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国内外的复杂形式也催促着政府不断实施新的政策进行改革和探索,然而政府这些积极作为在竭力攻克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的同时,却不自觉地造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变得模糊,进而可能影响企业的创新研发(Bhattacharya等,2017)。2013年,一项由范悦安教授等人主持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商务调査”报告显示,46%的本土企业认为“宏观政策调整”是其最大的顾虑,而该项顾虑也得到了37%的外国企业的认同。可见,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确实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将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研发投入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考虑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即企业的生命周期,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研发投入所带来的差异性影响。
第一章,引言。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二章,文献综述。这一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其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价,从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第三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这一章介绍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关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然后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现状分析。结合论文所研究的内容,本章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演变以及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实证分析。首先第一部分介绍了样本的数据和计量模型,包括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变量的选取和定义,并在确定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的同时,参考已有文献研究构建本文的计量模型。其次第二部分是对本文实证结果的分析,包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以及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所做出的分组分析,并采取替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进行工具变量回归作为本文对实证回归分析的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一节是总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在总样本以及分组回归时的结论。第二节从政府层面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层面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研发投入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研究中,学者们目前尚未达成一致共识,已有研究呈现三种类别。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将促使企业降低研发投入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增加,使得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上升,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从实物期权理论和金融摩擦理论出发,认为这会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Christiano等(2013)构建了利率内生的厂商和贷款者模型,研究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破产风险水平提高,然后就导致了融资成本的上升,造成企业研发投入降低。张倩肖等(2018)同样在金融摩擦理论的视角下,发现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这种不确定性会波及到银行,银行部门为了自身的安全性考虑,会增加贷款的难度,相应的企业融资约束也就增加了,从而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实物期权理论则是把企业创新看成和企业投资活动一样,是企业的一项实物期权。在不确定性提高时,这项期权的等待价值会升高,导致企业对投资更加审慎,所以此时企业合理的选择是暂缓研发,等待信息的出现(郝威亚等,2016;Wang Y等,2016)。而与研发投资不同,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具有即时性,见效快、可视性好、是最直接快速的资本投入方式,因而在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存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不利影响时,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短平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南晓莉和韩秋,2019)。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但是持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带动企业的内部力量,促使其想要通过创新研发来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发展,因而两者制衡下企业会表现出加大研发投入的行为(孟庆斌和师倩,2017;孙莹2019)。并且在不确定性上升且当前投资市场不明朗时,能否有实质性的创新产出将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企业势必会通过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势力,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申明浩等,2019)。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不确定性的增加对创新潜在收益的提升也可能更为显著,顾夏铭等(2018)在Bloom(2007)和 Bloom et al. (2007)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会增加创新来提升其长期收益,因此不确定性意味着存在未来增加收益的机会,从而激励企业增加R&D投入。刘柳和屈小娥(2019)也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聚焦于不确定性对创新风险和收益影响的相对大小。并认为研发投入收益视角下的增长期权理论更加符合企业大胆创新、风险机遇并存的选择,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正向激励作用。Vo和Le(2017)等则通过收益波动的衡量,验证了企业面临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会更多的进行R&D投资,尤其对于竞争更激烈的行业中的企业以及产品市场影响力较小的企业更为明显,这支持了战略增长期权理论。企业的创新投资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其通常是具有长期性、不可逆转性和高不确定性等,也有学者首先梳理影响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如霍远(2019)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沈毅等(2019)从实物期权理论和战略增长期权两种彼此对立的理论出发,进而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确实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结论。
..............................
二、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的生命周期反映了企业从诞生到消亡的发展轨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所拥有的自身资源、经营管理以及融资需求等特征都不同,因此必定会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已有学者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时,主要探讨了企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对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衰退期的企业由于销售业绩下滑严重,利润水平大幅降低,财务危机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促使企业的创新意愿持续下降,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最低(文芳,2009)。而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而言,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得出了不一致的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在成长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大于成熟期。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会通过提高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因此研发投入力度会增加。并且此阶段企业的销售收入还不稳定,因此使得企业的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重可能较高(梁莱歆和韩米晓,2007)。而当企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效益,利润水平也趋于稳定,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创新研发,但由于此阶段委托代理问题日渐严重,管理者会在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创新意识减弱,因此导致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重可能较低。并且区分企业产权性质会发现,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只在衰退期成立(黄颖和刘胜强,2018)。进一步的,再细分民营企业行业类别来看,民营企业中处于技术研发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更加符合这种特征,这揭示了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暂、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崔也光和唐玮,2015)。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在成长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小于成熟期。童锦治等(2018)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资金支出需求以及创新研发的风险等特征出发,指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还处在对市场的不断开拓中,盈利并不稳定,内部资金缺乏,因此融资约束问题比较严重,而且资金的支出应该首要满足企业的实物资产扩张需求以及必要的费用,因此面对高风险的创新研发活动,并没有强烈的创新意愿。而当企业进入成熟期,这些特征都会发生明显转变。本着继续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所以此阶段企业的研发意愿达到峰值,用于创新的研发投入较多。
.............................
第三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15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