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河南农业保险“精准扶贫”金融学问题研究--以中原农险为例

日期:2020年04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6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3292226453232 论文字数:30255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原农险公司发展现状、精准扶贫案例进行梳理,展现了现阶段中原农险精准扶贫的初始成果,同时列举国内外农业保险扶贫成功案例,给予中原农险精准扶贫一定的启示。本文以中原农险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兰考和息县的扶贫案例,发现中原农险在扶贫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政府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大、政府补贴机制不完善、针对农业保险立法层次较低;中原农险方面主要是农业保险险种单一、经营压力大,扶贫动力不足、从业人才缺失;贫困农户方面主要是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中原农业保险公司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评价不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农险精准扶贫实践,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应该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政府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加快相关立法;其次中原农险应创新其精准扶贫模式、降低扶贫成本、发展人才团队;最后应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加快中原农险品牌的建立、提高中原农险的服务质量。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贫困是全球性的问题,更是摆在我国面前重要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衡,贫困问题十分突出。2013 年 11 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首次明确提到“精准扶贫”一词,习总书记指出扶贫要摸清致贫根源,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扶贫开发纳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随后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 2020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脱贫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精准扶贫”,不断阐述并丰富“精准扶贫”的内涵,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系。

近些年,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出精准扶贫是农业保险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精准扶贫的对象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中农民占很大比重,所以要使贫困农民脱贫,要借助农业保险这一工具,最大程度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的收入。保险公司要担负起精准扶贫的使命,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用实际行动促成农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的精准对接。

截至 2017 年年底,河南仍有 51 个贫困县、3723 个贫困村,脱贫开发迫在眉睫。为此,河南省财政厅于 2017 年 9 月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保险精准扶贫优惠政策,鼓励县市财政调配资金承担贫困人口农业保险保费,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全覆盖。河南保险业按照政府的部署要求,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扶贫方面的独特优势,对受灾贫困人口精准赔偿,助力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2015 年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简称中原农险),作为河南第一家农业保险法人机构,中原农险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在兰考县、息县、光山县等贫困地区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开展“保险扶贫一揽子保障方案”,为贫困农户提供农业保障。但是中原农险在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农业保险的扶贫效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列举中原农险在“兰考”和“息县”精准扶贫案例,同时结合国内外农业保险参与扶贫的实践,发现中原农险精准扶贫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给出中原农险更高效参与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另外,以中原农险精准扶贫为例,可以总结出一套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模式,运用到河南省甚至全国的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农业保险的最大功效、高效完成精准扶贫、使农业保险参与精准扶贫发挥更高的保障作用。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贫穷严重制约国家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是制约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扶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自身优势,所以本文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原农险公司的发展现状,列举中原农险精准扶贫案例,找出目前中原农险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于贯彻精准扶贫政策、丰富区域保险理论、发挥农业保险功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2)现实意义

截至 2017 年底,河南省还有 51 个贫困县、3723 个贫困村,通过分析这些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发现因灾致贫占很大的比重,因为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旱、涝、风、雹、霜、雪、震、雷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多达数亿元,约占省生产总值的 1%-3%。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粮仓,粮食总产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用占全国 1/16 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 1/10 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 1/13 的人口。所以研究中原农险精准扶贫的问题,提出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对策,不论是从稳定河南农业生产,还是从全国人民安居乐业角度考虑,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第 2 章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保险的界定

农业保险(简称“农险”)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生产过程中,因为遭受自然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应区分开来,农村保险是指在农村地区举办的财产、人身等保险的总称,而农业保险仅指针对农业风险开展的保险活动。农业保险按照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

2.1.2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概念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包含政府、保险公司、贫困农户三个要素。政府给予投保农户一定的财政资金补贴,同时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彰显社会责任;保险公司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创新农业保险种类,培养农户的保险意识;贫困农户从自身出发,利用保险手段规避自身生产风险,保证农业收入,这样农民投入一定的保费就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有效降低因灾致贫的概率。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是扶贫主体在金融领域的拓展,是农险机构发挥普惠效用的路径,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农业收入、助力农业再生产、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


2.2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来,它主张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优先选择投入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首要选择具有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是呈现扩散性的,从主导部门逐渐扩散到其他部门,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不发达地区在资源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高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倾斜式扶助的方法,在资源配置和财政投资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采取重点发展的方法。政府应该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把公共设施作为投资对象,特别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创造发展机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自然是不均衡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为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域差距,我国的扶贫开发要采取重点扶贫的方式,精准识别和管理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 

2.2.2 农业保险相关理论

(1)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中的福利主要指社会福利。福利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主体是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团体,主要社会服务方式为建设各种公共设施、建立各类福利组织、以及直接进行资金补贴等,福利经济在于造福每个社会成员,确实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该理论认为,农业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是经济发展坚强的后盾,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而农业保险天然的保障作用,可以成为农民的保护伞,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集中扩大的威胁,保障农业平稳、健康的发展。福利经济理论论证了国家举办社会福利的重要性,也论证了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物品开展的必要性。

图 3.3 河南粮食产量(2013-2017)

..........................


第 3 章中原农险“精准扶贫”现状 .......................... 13

3.1  河南省省情 ............................................ 13

3.1.1  河南省贫困现状 ...................................... 13

3.1.2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 14

第 4 章中原农险“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 29

4.1  政府层面 ................................ 29

4.1.1  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大 ................................ 29

4.1.2  政府补贴机制不完善 ................................. 29

.第 5 章国内外农业保险扶贫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