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的贡献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3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10091145426414 论文字数:2722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的贡献

摘 要: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金融工具相比,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不同特征,因而对现行财务会计提出了挑战:会计确认的挑战、历史成本原则的挑战、财务报告的挑战。文章指出了相应的回应挑战的办法。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财务会计;挑战;回应

 

1.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权(Options)、期货(Futures)、互换(Swaps)、票据发行便利(Nifs)等,与现金、股票、债券等基础金融工具相比,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基础金融工具是由过去交易事项产生的,至少可以在表外予以揭示;而衍生金融工具则是尚未履行或者正处于履行过程的合约,由于作为金融工具的合约签订之时至履行之前存在着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运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有时需要再确认。除持有到期债券可按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计量外,其他工具的计量都需要按现行会计模式中很少使用的公允价值(Fair value)计量,而且衍生金融工具又并非所有的类别都可按统一的标准加以确认,如果需要确认,也不可能完全按公允价值去计量。因此,现行的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模式对此显得无能为力,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

 

2.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财务会计挑战的表现
2•1 对会计确认的挑战
所谓“会计确认”,就是把某个项目作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正式记录或者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它主要回答“应、否”、“作为何种要素”、“何时”和“以多少金额”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确认上。(股东权益可以看成是“永久负债”)
2•1•1 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标准,即“应否”和“何种要素”问题。按照现行会计理论,确认一个符合要素定义的项目,应满足两项标准:(1)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2)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显然不能完全符合上述确认标准,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在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另外,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使得其所引起的未来期间的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在时间上和金额上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不可能加以计量。因此,一般不能在财务报表内予以确认或列示。
2•1•2 关于收入、费用的确认基础,即“何时”问题。现行会计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按照这一原则,对于收入来说,就是营业收入确认原则;对于费用来说,就是配比原则。但无论是权责发生制还是实现原则或配比原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而对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反映或确认。这些原则对现行会计理论中的收入、费用的处理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但对于持有衍生金融工具这样一种预期合约而可能出现的大量巨额来实现利得或损失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不对这些利得或损失加以确认和体现,又显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所提供的信息将不能满足对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2•2 对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原则的挑战
现行财务会计所遵循的会计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即会计以交易时实际支付的代价(包括市场交易价格和附带成本)作为入帐的依据,并且在入帐后一般不予变动。但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历史成本原则形成了冲击。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预期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循;另一方面,任何一项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交割平仓,都要经历一段时期、一个过程。合约签订后,尽管权利和义务尚未履行,但相应的报酬、风险已经转移。企业签订合约,拥有一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由于利率和汇率的多变性,今天可能有价值,明天也可能分文不值,甚至是“负价值”。这项工具从有价值到无价值没有一个独立的交易存在,但结果却是客观的。为了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就应该分阶段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这就要求打破历史成本原则所体现的入帐后价值一律不变的规定。
2•3 对财务报告的挑战
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目标就是要向外界提供合理、真实的财务报告,一个最近发布的财务报告应该揭示对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解释,对使用者决策直接相关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主体未来现金流动的金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如此复杂,金额如此巨大,对一个主体的现金流动有重大影响。因此,关于会计主体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完全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不能在有关财务报告中得以反映,只能作为一个表外项目在表外列示。这使得投资者不能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无法估计和判断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或收益,从而有碍于投资者的正确决策,这显然是违背财务会计目标的。

 

3.现行会计如何回应此种挑战
衍生金融工具对现行会计提出挑战,会计应如何回应呢?笔者认为:(1)在会计确认方面,金融工具的确认应以相应的风险与报酬是否全部转移给企业作为标准。但实际上,对许多衍生金融工具很难判断其风险或报酬是否已全部转移,可能在履约前只发生风险和报酬的部分转移。虽然在目前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确认标准问题,但可以先从局部加以突破或改进。例如,对应计制基础作出新的解释,重新修订实现原则等。(2)在会计计量方面,应尽可能客观地、公正地反映出被计量对象的价值,以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最理想的计量属性应该是现行市价与历史成本相结合,多种属性并存。具体地说,当企业发生某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时,发生的交易价格就是当时的市价;当企业持有该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一段时间后,市场价格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按新的市价重新表述,发生的持有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套期保值者除外)。(3)对于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可以改进现有的财务报表结构,使之符合报表使用者直接获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需求。如资产负债表,不再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分类,而是按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分类,也可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说明变为表内项目或者增加一张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报表,如增加“金融头寸表”等。

 

参考文献:
① 姜纬编著•金融衍生市场投资:理论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4)
② 周 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1)
③ 王勋信, http://www.51lunwen.org/ 曲军编•金融创新实务,1995
④ 日本银行研修社编•最新国际金融工具:佟郁祥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