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完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57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10091138589669 论文字数:6220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完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定位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完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本文拟对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会计工作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的职责定位作一探讨。

一、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履行监管职能的现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会计工作金融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负责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同城、异地资金清算,开户与结算秩序管理。运用会计工作特定职能,加强对金融业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没有成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尽管人民银行总行机构改革将会计财务司纳入了监管体系,但实际上人民银行基层机构会计部门在监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不准,功能认识不清,作用发挥不够。
(一)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工作没有真正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目前人民银行基层机构的金融监管体系中,没有会计监管工作应有的位置,仅把会计工作视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工作,使本来由央行会计部门通过日常业务工作即可获得商业银行经营支付风险的大量信息弃之不用,导致人行监管工作操作缺乏合力,效果难持久。
(二)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以来,金融监管工作重点是金融机构管理、业务合规性管理、存贷款利率管理、开户及结算秩序管理,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为主,随着经济金融对外不断开放,社会公众持有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带来很大影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核心,需要人民银行所有承担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实现功能互补,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辅之以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状况及支付风险进行跟踪、预警、检查、监督、评价,提出指导意见及救助与处置方案。发挥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对商业银行同城及异地资金支付状况、存款准备率水平进行及时、灵敏、完整监督,同其他监管部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三)按照审慎会计原则监管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经营成果,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仍未起步。通过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实施对商业银行审慎会计原则执行情况的监管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如监督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息核算准确性,计提各种呆帐准备金政策执行情况,实施国务院下发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做好金融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只有发挥人民银行会计监督才能增强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会计工作监督重点一是商业银行依法经营问题,表现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长期帐外经营,包括存贷款不入帐或不按会计制度记帐登记或另设会计帐表反映,存贷款运用同一帐户轧差处理,经营收入不列入会计帐册等;二是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帐外业务(除汇票及银行卡业务外)缺乏系统的风险监控规章,这种表外业务收入不断增加,管理严重滞后、潜在风险扩大的问题,几乎未纳入央行的监管视野;三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果未纳入人民银行监管范围,导致监管体系的不完整性。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年终结算反映的经营成果,不是其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而是根据上级行某种意图,人为编制定的盈利或亏损的财务报表。这种巨额的且是严重失真的经营成果记录,很难作为金融风险预警信号加以监控;四是商业银行系统内资金占用成本处于混沌状态,商业银行基层行占用上级行汇差资金,包括从上级行转借的人民银行总行再贷款,均已承担高于同期银行间同业拆借资金利率,据调查,商业银行应付汇差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央行再贷款利率的30—50%。出现资金供应能力越弱,占用上级行资金越多,信贷资金成本越高,亏损越大,支付风险越来越大问题。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成果难以真正实现人民银行的监管效果。当前审计、财政、税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是完全必要的,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作为中央银行会计监
督,则应从商业银行经营变化过程及其结果入手,按货币政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监督商业银行经营成果。

 

二、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纳入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一)发挥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银行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现代金融监管,无论是对金融机构即期运行现状进行监督,还是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预警,无论是现场监管,还是非现场监管,商业银行会计信息都将成为人民银行从事监管的切入口。人民银行会计监管具有以下特征:(1)超前性。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包括会计凭证、分录、传票、帐册、报表乃至实物按照金融业会计制度进行审查,把经营风险问题以及会计核算质量问题发现在源头,防范在源头,纠正在源头。从而保证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质量。通过会计监督实现超前监管,是人民银行其它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难以达到的;(2)时效性。会计工作实施现场监管,解决了其它监管部门信息反馈的时滞问题;(3)完整性。随着科技发展和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快速发展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与人民银行对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薄弱的监管反差极大,事实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呈上升趋势,这些特定领域潜在经营风险通过会计监管势在必行。
(二)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工作是实施有效银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这里所指的会计监管操作手段包括:一是检查手段,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包括储蓄和信贷业务)过程中所体现的货币政策、经济金融法规、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是控制手段,对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民银行自身的会计业务的风险部位,特别是金融创新,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应用后的风险进行控制,加以超前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控制制度与措施;三是处罚手段,对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在会计核算中的制假行为、结算中的乱开
帐户、乱拉存款、票据违法行为,按《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由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或配合其它监管部门共同实施处罚的具体工作;四是分析手段,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按货币信贷政策和审慎会计原则对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为对商业银行实施全面监管提供预警信息。

 

三、现阶段人民银行会计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加强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核算的管理是现阶段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县级支行会计监管工作的重点。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监管,评价商业银行风险程度,制定防范风险的对策,是会计监管的基础。商业银行目前正在执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各商业银行为管理需要,又制定了一些新的操作办法,包括科目设置、帐务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为调控需要而设立的二级准备金率,应收、应付汇差资金占用费率,其中许多制度办法未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操作办法和制度的差异,导致行际间会计信息及相
关监管指标缺乏可比性,人民银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监管便于公平地实施监管防范行为。

 

(一)加强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会计核算的监督。
1、监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核算。人民银行会计监督的内容:一是商业银行货币资产的监管,从监督存款准备金帐户异动入手,针对商业银行不能按时归还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本息,延压税款及占用同业清算资金,开户企业跨系统异地大额资金不能及时通过人民银行汇划问题,除按有关制度实施监管外,并向人民银行其它监管部门通报情况以便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防止支付风险发生。二是监督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会计核算。监督内容包括: 是否按贷款期限管理,要求正确划分正常贷款、逾期、呆滞呆帐;是否正确划分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贷款;是否按银行利率政策规定正确核算银行存贷款利息;实施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后,监督商业银行是否严格按五级分类原则进行信贷资产会计核算。信贷资金的会计核算监督还包括商业银行呆帐准备金是否按规定提取与核销,必要时可要求设置监管科目反映商业银行贷款中的虚假资产或已损失资产。三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投资和固定资产的监管。现阶段商业银行有以下几种形式的投资应加强监督。①前几年直接或间接将信贷资金投向沿海炒房地产、证券、期货,预期效果难实现,资金风险越来越大。②违规拆借信贷资金,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
通过拆借,定向投资,或在拆借资金合同之外附加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条款,或者资金投入时就领取高额回扣或手续费,拆借资金在法律上变为投资,潜在损失极大。③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受不规范改制或随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影响,贷款转股或被迫购买企业股票、债券。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对这部分资产要按现行信贷政策和审慎会计原则予以监管,督促商业银行该取得债权的要取得债权,该调帐的要调帐,该作风险资产管理的要作风险资产管理,该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应计提呆帐准备金。四是加强对亏损严重的商业银行自用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防止商业银行无专项资金来源,向建安企业发贷,再由建安企业垫资为银行承建自用固定资产,银行拖欠工程款,建安企业则拖欠银行本息,形成银行长期无收益资产。五是加强商业银行系统内集中调控基层行资金的信息反馈,统一国有商业银行调控资金是必要的,问题是防止不问资金紧松程度,实行“一刀切”,导致部分商业银行时常出现清算受阻,压票压汇压库,甚至影响到他行资金周转。
2、加强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划转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会计核算的监管。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人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陆续将部分信贷资产划交商业银行管理,由于这些信贷资产的资金来源大都是中央银行专项资金或再贷款,其间经营者多次变更,加之部分项目由于多种原因使用效益差,管理难度大,遗留问题较多,并且商业银行对这部分资产都有单独的会计核算办法,要求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加强对这部分信贷资产的债权管理及收贷收息的会计核算监督。

 

(二)加强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会计核算的监督。
1、加强商业银行对社会公众各项存款和会计核算的监督。监管重点是彻底查清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的底数,内容包括:①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帐外经营负债业务。一是商业银行基层营业机构吸收存款不入帐,然后放款收息谋取小团体利益或用于职工福利,一旦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