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钟祥市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市)和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县(市)。近年来,该市农村金融部门顺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农业贷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靠调整致富。1996年以来,该市农行、信用社优化信货资金配呈,提高农业贷款科技含量,累计发放8.4亿元支农货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并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在农金部门支持下,钟祥市运用五种手段抓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面向市场调整。该市几年来根据市场行情,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市场俏销、效益较好的农作物品种。仅今年该市就调减粮食面积28万亩、稀花面积4万亩,扩大油策面积20万亩和莲藕、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成了25万亩蔬菜基地。长滩镇农行、信用社针对该镇山旱田面积较大的实际,累计投入220万元农业货款,支持、引导农户大力调种花生、玉米套种。从19%年开始,全镇花生种植面积以年均5000亩的速度递增,1998年面积达到2万亩,花生产量达到5229吨。该镇今年又在农金部门支持下,将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2.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7000吨。
二是科技驱动调整。农金部门重点支持了新品种的引进、新模式的推广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推动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该市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推进农产品品种品质调整,实现粮稀油品种优质化;抓好生猪品种改良、经济林品种更新换代,发展了一批市场俏梢的名、特、优产品,并提高农业集约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到目前,该市已建成40万亩高效种植模式,农产品优质率已达60%左右。
三是能人带动调整。在农金部门的支持下,该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技之长和较强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敢闯敢胃、敢为人先的农村能人。这些能人不仅自己率先致富,而且带动了一方群众致富,甚至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罗集镇运钻大王王延宝,1996年靠6000元货款起家从事生猪运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80万元资产、46名职工的收购公司。在农金部门支持下,他还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郑桥村农户进行沙梨种植。目前该村沙梨已发展到4万亩,年产沙梨3.5万吨,年钻售收入达到6000万元,使全村人靠种沙梨过上了富裕生活。
四是资源开发调整。自19%年以来,该市农金部门支持各地采取拍卖、租货和集体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发四荒资源,按照连片开发的思路发展沙梨、银杏、板果种植和水产养殖。目前,该市已建成15万亩沙梨带、12万亩板果带、3万亩银杏带和9万亩精养鱼池。通过开发“四荒”,发展经济林和水产养殖,使该市的农业结构得到优化。
五是服务推动调整。该市农金部门注重增加种苗、技术、信息、钻售等方面的信货投入,促进种子、农技、农机、供销等农业服务部门完善服务措施,为农业提供系列配套服务,消除农民怕调整的忍想疑虑。在系列服务抓得好的长滩镇,农行和信用社几年来共发放货款375万元,促进了农业系列服务的发展。近几年,在市场长期低迷的情况下,该镇的花生、西瓜、家禽、水果仍成为才仓手货。
这些年来,在钟祥市农村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农业结构调整已产生了积机的效果。一是转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在粮棉价格下调的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唯一出路,干部群众市场意识、效益观念得到增强,面向市场搞调整已成为该市大部分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该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933万元,比调整前的1995年人均增收745元,增长34%。三是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基拙。该市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亚化有机结合、整体考虑,砂分发挥各地优势,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一批油料、畜禽、水产、林果、蔬菜和特产等产业化基地,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莫定了坚实的基拙。四是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生态效益农业转变。目前,该市连片开发的经济林带已具规模,给昔日的荒山增添了新的景色。随着各类种养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越来越低,经济效益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