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乌海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6.1加强软硬件设备管理
6.1.1推广使用国产信创产品
广州在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种做法就是构建基础防御体系,从乌海实际角度考虑,政府机关带头,推广使用信创产品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做法。信创产品有着特殊的安全性,这一点是国外产品无法比拟的。乌海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发展,必然要从底层出发,从最简单的操作系统、CPU进行信创产品替代,到数据库这一核心产品替代,逐步跟进到运转、存储敏感信息的信息系统的信创适配改造工作,使信息系统能够在信创产品上稳定、高速运行,甚至要比之前基于X86平台运行效果更优。同时,大力支持发展信创企业,大家都用起来,共同发现问题、优化操作,逐步建立信创生态圈,规范和完善信创产业安全标准,打造一个给予信创平台的信息安全壁垒。
6.1.2强化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上级资金补助和本级财政支持,政府应该认识到加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供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把工作做到群众的身边,绝对是一项投入产出成正相关关系利民工程。
一是信息化主管部门起好带头作用,财政主管部门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保证专款专用。有自建机房的单位,按照软硬件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为自主建立、独立管理的信息系统配备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
二是丰富资金投入方式。乌海市建设完成的云计算中心项目,采取市政府、浪潮集团、中国联通三方合作共赢模式,吸引企业自主投资6000万元建成云计算中心,提供7×24小时运行维护保障服务。后续信息化项目可以复制乌海市云计算中心项目模式,引入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业参与政府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建设,丰富资金投入方式,达到多方共赢。
7结语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开始的再早、投资再大、承载数据再多,没有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那都是过眼云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只是让境外间谍组织更轻易的获取关键的政务信息、有用的敏感信息、违规存储的涉密信息,而且是打包获取,都不需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去逐个攻破。
乌海市信息化工作发展这些年来,虽然信息化建设投资与发达城市相比并不多,但信息化网络覆盖面还是比较广,不仅有上级延伸应用系统,还有本级各党政机关自建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均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也就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电子政务网上,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一旦发生不可预料的窃密、泄密事故,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发现乌海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做法,及时弥补根本性问题,全面提高乌海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御能力,才能达到总书记提出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要求。
本文在写作期间,虽然对重点部门进行了走访座谈和多数机关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但由于本人学识水平的局限和研究条件的不成熟,不能完全做到真实、准确的体现乌海市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情况,很多问题也没有反映出来,使得部分分析有所偏差。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多的是从个人实际工作总结提出,容易出现层次低、共性差等问题。以上不可避免的问题,将有待于今后接触的部门越来越多、工作经验愈加丰富、考虑问题更加周全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