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
课堂伦理是塑造教师美好德性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为切入点,通过自我反思(省思)的途径方法以及实践路向,提振教师专业伦理精神,提升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拟定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的伦理意识、教学内容的伦理介入、课堂管理的伦理关怀、教师语言的伦理情感和教学评价的伦理渗透等要素。为了更好把握课堂伦理状况,笔者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选择若干所小学为样本,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教师课堂伦理精神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主要表现在育人观念不够先进、敬业态度不够端正、管理方式不够民主以及教师言语的失范、教学评价的单一等方面,这些与好教师的理想标准要求还一定差距。针对问题,提供自我反思实践的解决策略,提振新时代教师专业伦理精神。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自我反思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感投入、敬业态度、细心关爱、育人能力等自觉检视,传递给学生一种价值选择,以期达到课程育人目的。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成长,沉下心来专心于自己的教室,专心于课程、专心于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专心,才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担当立德树人的“主角”、完成教书育人的“主责”。同时,希冀能有更多老师醒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伦理精神问题,形成伦理思维,不断助推自身的专业伦理发展。研究表明,不同群体教师存在不同的自我反思与成长的路径,本文教师自我反思的“落脚点”是专业伦理精神,而不是教学能力,同时注重反思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但是,由于笔者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思考和看待问题难免浅显,对此研究的理论探讨只是冰山一角,不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我将会以此为起点,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执着追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