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社会结构下,一种制度性乡城拆分型家庭已占据庞大规模。时空分隔必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历史总是会在困境中自我寻找出路。时空距离分隔中的成员们并不是坐以待毙,全球化技术日益打破时空隔离并维系亲密共同体的生活。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留守儿问题形势很严峻,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留守儿童问题,是摆在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的调查分析
望谟县近几年来主要采取的“全面落实普惠政策关爱模式”、“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关爱模式”、“重点关注、精准包保关爱模式”和“借力社会关注模式”,这四种模式其实与“家校合作、校中建家和重点关注”关爱模式是契合的,只不过不能明确的区分出来,哪一个属于家校合作,哪一个属于校中建家,哪一个属于重点关注关爱模式。在望谟县的这几种留守儿童关爱模式中,其实也是对这三种关爱模式的有效衔接和充分使用。在现实中,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可能采取某一种模式为主,兼采别种模式。如以家校合作模式为主的学校,也可能实践着“重点关注”模式的某些要素;以“校中建家”模式或“重点关注”模式为主者,也可能通过开展亲情书信、网络视频、周末家长热线等活动,为孩子和父母搭建起“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即使是便于实施“校中建家”模式的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中也可能同时践行着“重点关注”模式。从调研情况来看,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功效。
.......................
第五章 望谟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特点与政策性建议
一、望谟县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的特点
(一)覆盖面广,受惠人群多
望谟县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主要是四种模式,即普惠性政策关爱模式、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关爱模式、重点关注精准包保关爱模式和借力社会关爱模式,从普惠政策来看,望谟县 15 各乡镇,82 所中小学,全部得到政策的资助,这覆盖面广,覆盖了所有的留守儿童,受惠人群多。
(二)政府投入大,牵扯的面广
望谟县留守儿童关爱是以政府为龙头,教育局、学校、乡镇与家长公共协作完成的,形成“七长制”,主要是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班长(班主任)和家长。普惠性政策的落实,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资金,用于解决留守儿童的经济困难问题,为其学习和成长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建设,需要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重点关注精准包保能够形成多对一的关爱模式,多人多部门集中到一人或是少数人身上,能够更精准的进行帮扶和关爱,但是牵扯的到人力、财力、物力较大。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望谟县农村留守儿童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等进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在假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爱心企业也会开展许多助学活动,主要是发放爱心物资,微心愿,资助金及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暑寒假将留守儿童接到家里度假,或者是完成留守儿童的心愿,将留守儿童送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在那里度假,所有费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负责。爱心基金发动一些助学活动及夏令营活动等,望谟县团县委专门对接各种社会助学和关爱留守儿童的人士和资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