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论文研究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现象,所以在处置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女性的性别特点。首先,女生心理变化大于情绪变化。女生之间有了矛盾冲突,往往是表面平静,但内心早已波澜起伏。所以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关注生活细节,特别关注女生宿舍相处的模式是否变化,女生的好友更换,女生打扮穿着的改变,甚者请假次数的多少等等。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笔者之所以选择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现象研究,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职和高职、高专学校是现代校园冷暴力的重灾区。
现在,由于整个社会对于学历的追捧,使得家长和学生都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甚至轻视职业教育,再加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使中学毕业生锐减,中职和高职、高专学校的生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幅度下降,生源的整体素质差是现实问题。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思想道德修养都存在不少缺陷。老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普遍无法找到职业成就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在情绪不佳,心情不好的情况下,校园冷暴力事件就会频发。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就会把这种冷暴力延续开来,既可能对老师实施校园冷暴力,也可能在同学交往间实施校园冷暴力。这种种因素的交织,使得中职和高职、高专学校的校园冷暴力问题凸显,成为校园冷暴力的重灾区。
第二,近年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现象频发。
相较于男生,女生在体力上处于弱势,所以面对人际交往中的磕碰、摩擦,女生更愿意选择一种省力的、平和的方式,这时校园冷暴力就成为了“最佳选择”。女生在心理上也比男生更爱在各方面进行攀比、计较,校园冷暴力可以让她们“不动声色”地满足自己心理上的各种不足。现代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差,面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无法自我调节,也不愿与老师、家长沟通,最终可能会向极端方向发展。
第三,女生管理是师范院校学生管理问题中的陈年旧疴。
师范类院校女生与男生比例大致是 9:1,女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学生管理中女生问题放大化,这使师范类院校和其它类学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女生在交往过程中琐事多、是非多、争执多,同时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差。现在网络的发达使得女生间的问题,不仅存在与班内、校内,更会扩展到了“朋友圈”、“微博圈”等社交媒体中,使一些校内的小问题扩大成一个社会的大问题,而这些状况一直困扰着基层的职业教育者。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概念界定;师专女生间校园冷暴力现状描述;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的归因分析以及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的解决对策研究等。
1.2.2 研究目的
主要是想通过对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问题研究,揭示中职类和高职、高专类学校校园冷暴力对学生身心产生的不良的影响,探究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为师范类高专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1.2.3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现在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冷暴力研究,以家庭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职场中上司与下属、同事之间为研究对象。而关于校园冷暴力的研究又多是基础教育中的冷暴力研究,并且更多关注师生间的冷暴力现象。本文则以师专女生之间校园暴力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收集资料,系统整理师专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危害、原因和对策,丰富相关研究资料,为缓解校园冷暴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二)实践意义:首先,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疏导心理问题,排解负面情绪,展现正面情绪。
其次,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心理学家针对青少年择友倾向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同龄人作为交往对象。1本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间的部分交往情况,这样为教师提供了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部分资料,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习惯。
最后,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校园则是当前学校的重要任务。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制约校园冷暴力现象提供对策,有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
......................
第 2 章 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现状描述
2.1 师专女生之间言语攻击冷暴力普遍存在
1、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言语攻击施暴情况
言语攻击作为冷暴力中最常见和最直接的一种施暴形式,是学生首选的实施冷暴力的方式。而且言语攻击相较于肢体冲突的热暴力来说,比较隐晦和平缓,女生也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表达不满。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师专女生之间校园言语攻击冷暴力的实施有辱骂、指责、挖苦、讽刺、言语威胁等各种方式。本文选取了六个题目从实施者角度去调查师专女生之间言语攻击冷暴力的施暴情况。统计情况如表 2-1:
从表 2-1 中可以看到,师专女生之间的校园冷暴力中言语攻击冷暴力的施暴频率和选择的方式各有不同。其中,选择较为激烈的方式去面对女生之间校园冲突的有:80.3%的女生选择“当与同学产生矛盾时,我会向她大吼、谩骂或呵斥”的方式,78.3%的女生选择“当看某同学不顺眼时,我会指桑骂槐的取笑、嘲弄她”的方式。而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去面对女生之间校园冲突的有:78.7%的女生选择“当某同学让我感到非常愤怒时,我会气愤地向朋友诉说此人的缺点”的方式,78%的女生选择“当与某个同学个性不和时,我会在其他同学面前诋毁她”的方式,79%的女生选择“当与同学发生利益冲突时,我会在网络上匿名骂她”的方式,78%的女生选择“如果与某同学发生冲突,我会在其他同学面前说此人的闲话”的方式。可以看出选择激烈方式的略高于选择温和方式的,不同方式的选择导致现在校园中女生暴力冲突事件增多。其中选择“当与同学产生矛盾时,我会向她大吼、谩骂或呵斥”的方式最多,师专女生素质不高,喜欢选择直接的方式的人更多。并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能选择更为隐蔽的方式发泄不满,所以使用网络进行冷暴力施暴的频率也很高。
...........................
2.2 师专女生之间行为态度冷暴力频发
1、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行为态度施暴情况
行为态度是校园冷暴力中最为隐蔽的一种施暴形式,师专女生之间校园行为态度冷暴力的实施有孤立、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等各种方式。本文选取了三个题目从实施者角度去调查师专女生之间行为态度冷暴力的施暴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 2-5:
从 2-5 表可以看到,采取行为态度冷暴力的方式的学生间比言语攻击冷暴力的更频繁。在这三道题目上,更多的同学倾向于选择“总是”。
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行为态度冷暴力施暴的总体情况,笔者将对其进行汇总。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行为态度项目共有三个题目,其中选择“没有”的记 1 分,选择“偶尔”的记 2 分,选择“有时”的记 3 分,选择“经常”的记 4 分,选择“总是”的记 5 分;而总分在 6 分的被视为没有采取过行为态度冷暴力方式,7-12 分的被视为偶尔采取过行为态度冷暴力方式,13-18 分的被视为有时采取行为态度冷暴力方式,19-24 分的被视为经常采取行为态度冷暴力方式,25 分及以上的被视为总是采取行为态度冷暴力方式,汇总情况见表 2-6:
从表 2-6 可以看出,99%的女生至少采取了一种行为态度的方式来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可以看到,频率较高的选项是“偶尔”(33.7%)和“有时”(65.3%),说明行为态度冷暴力施暴方式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
第 3 章 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归因分析 ··························· 26
3.1 学生个体原因 ································· 26
3.1.1 自我个性意识强,缺乏担当意识 ································ 26
3.1.2 心态不端正,缺失抗压抗挫折能力 ························ 26
第 4 章 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解决对策 ·························· 36
4.1 事前宣传与预防 ··········································· 36
4.1.1 事前宣传与预防原则 ······························· 36
4.1.2 事前宣传与预防具体措施 ······························ 36
第 3 章 师专女生之间校园冷暴力归因分析
3.1 学生个体原因
3.1.1 自我个性意识强,缺乏担当意识
当学生们一进入师专校园后,由于学校管理制度宽松,又远离家长的督促,心理上难免产生一些变化。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8特别是“90 后”这一代学生他们更关注自我,追求个性发展和标新立异。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他们拥有海量的信息和广阔的见识,具备了超越之前任何时代的优越条件。但是他们中大多数是家庭居住在城市或是城镇,家庭条件良好,并且都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从小被父母长辈宠爱长大,眼睛中就只有自己的小天地,对他人不重视,甚至忽略他人的存在。往往把自己的幸福和利益建筑在他人的痛苦和不利上,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没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利己主义盛行。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显示,62.1%的受访者认为校园冷暴力出现的原因是自私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