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工程论文发表格式、工程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海外EPC电站A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论文发表研究

日期:2020年03月0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2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2282157521556 论文字数:31255 所属栏目:工程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工程论文发表,本文运用理论知识结合项目实践的方法,在 EPC 全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外EPC 电站 A 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依据。从项目前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后期施工和调试试运行全过程管理的角度,从影响电力 EPC 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看,即人、机、料、法、环元素的综合管理视角,对海外电力 EPC 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详尽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 A 项目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返工现象,扬尘污染,图纸编码问题,工序交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预热循环泵超温问题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全球经济的高速腾飞,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2013 年,中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国际市场。但是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工程项目通常具有诸如一次性、独特性、不可挽回的结果等属性。成功的按照合同质量要求完成项目成为一个工程公司首先要深入研究总结的最直接问题。因此,企业必须熟悉合同要求,确保项目质量,并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最终满足业主的要求。当前,各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工程质量不过关,员工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建设施工项目的相关方质量管理滞后于工程要求的进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因此需要相关研究来保障质量活动的良好运行和项目的健康发展。
由于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持续时间长,工作流程复杂,专业多样化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特点,无疑也是工作中的难点。以下列举了之前发生的影响较大的电力事故。2009 年 9 月 23 日,发生了雷雨天气,在印度中部 Chhattisgarh 的 Korba地区的一个发电厂,正在建筑的烟囱突然倒塌,烟囱设计高 275 米,在大雨中倒塌时已完成了约 100 米高度。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造成海啸,东京电力公司管辖下的福岛的一个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2016 年 11 月 24 日 7 时33 分,江西丰城电站扩建工程发生一起涉及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的重大事故,73人死亡,2 人受伤,直接的经济损失约 10197 万元。2017 年 7 月 25 日,新疆的淖毛湖某风电场发生了风机倒塌。每次事故都会给项目参与单位和个人带来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作为每个工程参与人都应该强化责任意识,时刻把质量安全作为第一标准。项目整个过程必须严谨,真正的消除质量安全事故的萌芽。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随着其快速发展,美国于 1957 年成功研制了北极星导弹项目和阿波罗登月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成功实施。此后,项目管理理论在全球开始流行发展。项目管理系统的引入和推广在中国起步较晚。1984 年引用世行进行贷款开展的鲁布革水力发电站项目,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来管控项目,工期较预期有所提前,成本也有所降低,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钻研,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组织机构、行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显著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0 系列的国际标准问世,质量被定义一个以质量为中心的组织,倡导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其行为态度活动和过程,通过满足客户及其他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来创造价值。

一、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步扩大和高速发展,质量管理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原始检验,质量检验,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后续完善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越来越完备,越来越进步。

第一阶段是原始检验阶段。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产品由手工业操作者来完成,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完全由这个人员的经验和技艺来决定。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处于无序状态控制阶段。

第二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该阶段是在原始检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执行质量管理的责任从一线工人转移到工长。由工长来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随后,公司开始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将质量检验功能从直接生产过程分离,而到单独的操作中来。从一线生产操作者分离成为独立工作检查者,标志着专职质量检验制度和独立的产品质量检验的产生。

第三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逐渐从过去的工长管理方式发展到把数学中统计的理论应用于质量的过程管理。以此为标志,质量管理跨入新的发展历程。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检验产品质量,防止浪费。但是,由于这一阶段采用数理统计原理来防止废物的产生,质量功能实施从质检员负责,变化为质量工程师来进行过程监控。自此,过程中的检验检查活动替代了成品的验收方法,质量预防的理念深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EPC 概念及项目特点

一、EPC 的概念

所谓 EPC,即设计、采购和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的缩写。EPC 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投资方委托,按照合同条款要求,承担项目的所有系统设计,设备材料采买,现场施工系统调试试运行,全面负责承包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的过程安全、施工工期和成本等。由于业主倾向选择、资源利用配置和整体综合效益的优势,EPC 总承包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之一。

在 EPC 承包模式中,工程设计 Engineering 不单包括实际具体的详细设计工作,还可能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内容的总体规划布局,还有整个建设项目实施组织管理的力能规划和周边环境影响等;采购 Procurement 不单是包括购买建筑结构材料,而且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和材料的采买;施工 Construction,包括设备到场后的安装,设备系统测试检验,业主方人员的学习、技术培训等,还应包括所有合规性要求,质保期责任和潜在缺陷责任期内的责任义务等。交付业主前应做无负荷试运行,还包括带负荷联动试运行、试生产直至达产达标,正常生产为止。一般而言,EPC 项目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包括整个项目周期内所有工作的组织、每个阶段的指挥、繁杂的协调、精准的控制和统筹。为了把握好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通常进行严密的合同管理、详尽的组织协调、有效的风险管理、高效率的目标控制、完备的信息管理和 HSE 管理。
EPC 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八十年代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和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等在中东地区、西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开展合作业务。在逐步发展阶段,截至 1999 年底,中国的 EPC 已完成总计 540 亿美元,合同金额为 750亿美元。拥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权的公司数量已增加到 1000 多家。2000 年到 2008 年是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 EPC 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继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国 EPC 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EPC 逐渐成为主流业务形式。2008 年至今为升级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 EPC 公司更加关注项目的质量和整体收益,并开始寻求业务的扩宽、转型升级,许多公司都在不断探索新模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逐步开展以来,中国的EPC 产业得到了系统的推动,实现了更快的发展。包括中建、中铁、中交、中冶、中石化、中电建、上海电气、及其他设备厂和投资方等在中东区域、非洲、美洲、亚洲等开发了很多项目。
...........................


第二节 质量管理概念及特点

一、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质量的定义

质量的内容非常丰富,同样人们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的解释是一系列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是指可分辨区别的特征;要求是指是隐含或必须满足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目标的定义是客户在质量方面要求能实现一定的功能,满足自身需求。产品的明确质量要求是指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明确质量承诺方法。对于这些相关内容,制作人应明确表达他们的观点。一般认为,产品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越高,价值越高,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一定正确。质高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市场上受欢迎。

(二)质量管理

朱兰对质量管理的理解为质量是适用性和市场化的管理。他提出了质量管理,包括三个过程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提升。制定与质量目标实现相符合的操作程序和整合相关资源以最终完美实现质量目标;制定并应用某些操作方法,以确保按照原始设计计划执行各种工作流程最终实现质量目标;通过打破旧的稳定状态,实现了新的质量管理水平。

费根堡姆质量管理理念为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以最经济的水平进行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并考虑到客户要求的满足程度,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系统,结合了企业内各部门的研究质量,质量维护和质量改进。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简称 PMI,在 PMBOK 中将项目质量管理定义为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将组织的质量政策应用于规划,细节管理,控制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求。最终以满足相关方目标的各个过程。此外,项目质量管理支持以执行组织的名义不断改进流程。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解释为在质量方面进行指导和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控制的组织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分两大类,一是保持住当下的质量水平不变,方法是质量控制;二是提升质量水平,方法是自发主动的在原有质量上做出突破,即质量改进。

我国国家标准的相关解释为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协调组织的控制,是一项积极地管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