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新世纪女性当代文学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

日期:2020年02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07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1292222554758 论文字数:118544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花》、王安忆的《天香》以及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位女性作家都是当代女性写作的中流砥柱,正值创作的黄金期,写作厚重博大的家族历史,是建构史诗性历史的欲望使然,也是女性话语丰沛的表征。她们的家族历史表述与之前有大不同。其一是多线宏大叙事的复归。1990 年代的小说叙事结构过于单薄,女性小说尤甚。新世纪女性历史小说的复线叙事呼应了茅盾的现代性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与多线叙事,从而呈现出绵密复杂气象万千耐人寻味的历史感。[25]其二是男性历史叙事的复归。男性历史叙事这里面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指小说的男性或中性叙事视角,更加客观与自然;第二是指男性历史人物的在场,男性形象在小说中不再是女性的陪衬或附庸,对他们的正面描写显示出人物具有的自足性与丰富性;第三是指男性宏大历史犹在,以正统的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来进行故事的讲述,不回避这种叙事本身在发展历史中所带有的男性历史叙事的魅影。其三是传统文化叙事的复归。如此时的男性历史叙事中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与运用,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女性家族历史小说同样表现出向传统的复归。破除了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制约,或者说在讲述了现代文明侵蚀之下的人的生活之后,作家又回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描摹。它可能是一段古老乡村的古旧文化的呈现,也可能只是对一段非现代性的本土历史的追忆,不管怎样都流露出某种程度上的反现代性的征兆。 

.............................


第三章   超性别写作之乡土的回归、终结与再出发 ............................... 75

第一节  女性乡土:从宏大的家国建构到碎片化的底层人生 .............................. 75

第二节  真实的女性表达:口述实录体 ............................. 82

第四章   超性别写作之都市的突围与陷落 ................................ 147

第一节  女性都市:从抵抗物质欲望到寻求精神救赎 .......................... 147

第二节  直面都市的女性物欲书写 ................................... 152

第五章  结语:超性别写作的可能与局限 .................................... 199

第一节  超性别写作的文本意义 ........................................ 199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的困境与局限 ............................... 203


第四章   超性别写作之都市的突围与陷落


第一节  女性都市:从抵抗物质欲望到寻求精神救赎

相较于乡土小说,对于都市的文学表达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并不总是尽如人意。这与时代的文化焦点与精神走向有关,也与都市自身发展的起伏涨落息息相关。现代文学时期的第二个十年可以说是现代都市小说兴起后的第一个高潮时期,茅盾的《子夜》对于大上海民族资本家生活的刻写与对当时时代的全景式书写,使这部长篇小说成为描写都市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老舍的《骆驼祥子》、《离婚》等表现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的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古都的独特文化韵味,因而也是对都市小说写作的一种补充。当然,这个时期最富有代表性的都市小说应该是新感觉派刘呐鸥、穆时英等人所著的描写上海浮华十里洋场与焦灼扭曲人性的现代性都市小说。到当代文学时期,都市小说写作长时期一直处在低迷的状态,只有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作品与《子夜》遥遥相望,对特定时代资本家命运以及都市情态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直到 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都市重新崛起,都市文学与都市小说写作也渐渐复苏与明亮起来。但由于匮乏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都市文学传统,1990 年代至今的都市小说写作也可谓是步履维艰,从对光怪陆离的都市景观的时代速写到对冰冷僵化的人情冷暖的极致表达,都市小说慢慢感受都市的气息、触摸都市的血脉,品味着都市的声色迷离与人性嬗变。这其中 60 后与 70 后的都市书写较为可观,邱华东、何顿、韩东、朱文等等,特别是作为新生代的 70 后作家,因为对于都市有着同生共长的天然情感,在表达时更显从容与地道,他们的写作也使 1990 年代的都市小说成为都市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潮时期。进入新世纪之后,对于都市文学的写作热情并未消退,但作家进入到一个更加沉着与理性的写作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都市文学的平稳发展时期。与已经具有悠久文学传统且已进入终结时代的乡土不同,都市与都市文化还在蓬勃的发展与无限的蔓延之中,身处其中的人们只能更多地去感受继而书写并呈现,都市小说还是“在路上”的文学。

............................


第五章  结语:超性别写作的可能与局限


第一节  超性别写作的文本意义

新世纪的女性小说创作发展至今已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既不是漫无边际,也不是短暂疏忽,它以相当自由、宽宥的时空环境,给予当下的女性作家以创作的灵感、写作的契机和无限的想象的可能,去缔造女性眼中的社会景观与生活面向。女性作家也始终没有放弃女性的社会承担与责任意识,在基于女性的性别感受,同时又能超越狭隘的性别意识的情况下,对曾经的历史探幽发微、对现实的乡土切身体察、对多元的城市积极介入,成就了颇为丰富多姿、亦蔚为壮观的女性小说创作实践。由于每一位女性作家的生活环境、个性色彩、文化意识、审美取向、创作风格都有所差异,所以使得具体的创作纷繁多样,参差错落,这也为具体的作品研究以及文本解析带来一定的障碍和难度。从历史、乡土与城市三个方面做一个基本的方向上的划分并予以解读,不失为一个相对笨拙但较为妥帖的研究及分类方法。即便如此也会有很多作家及其创作难以完全进入该论文的研究视野,这主要是由于有些创作溢出了“超性别写作”的研究范围,某些作家存在写作内容、主题与风格上的相近或相似性,另有作家、作品还处在相对不稳定或模糊的创作阶段,所以在具体论述的时候都会有所取舍。从最终的研究效果来看,近二十年的女性小说创作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超性别”写作的整体倾向,可以说这是新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文学批评发展到多元差异阶段,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稳定以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启蒙话语等文化思想的融洽对话,还有本土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自我反思、变革与发展、更新的必然结果。其中,女性小说的历史叙事最富有深度意义,它对于作家个体的思想含量、创作能力与价值判断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历史叙事作品的丰富与厚重,显示了新世纪女性作家创作的日趋成熟与精进。从这些例证分析作品所选取的历史时段来看,主要集中在 20 世纪上半页的战争年代与 20 世纪下半页的政治革命年代(除却《天香》、《南方有令秧》是明清背景,《春香》是域外时间),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望 20 世纪的历史正是作家历史写作的重要契机,当然这也是对 1990 年代女性历史叙事时间的一个延续。从作品选取的叙事视角以及人物主体来看,除去《笨花》,都是女性叙事视角,且以女性作为贯穿历史的重要线索与承担历史责任与风险的重要角色。从作品所叙述与辐射的主题内容来看,除去《春香》、《南方有令秧》是典型的带有男权批判色调的女性主义色彩浓郁的创作,其他作品都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对社会历史的书写与认知。铁凝的《笨花》在对二十世纪初页风起云涌的军阀混战、权力更迭历史的描画之中,融入了自己的乡土生活经验,表达了对以向喜为代表的民族个体与群体的精神向往与文化认同,也是对现代文学时期萧红的《生死场》等文学作品的致敬。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