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传播学论文格式、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浅析《人民日报》图片新闻宣传策略研究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8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206171020301964 论文字数:9670 所属栏目:传播学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本科毕业论文 BA Thesis

论文帮写需求:
论文题目:图片新闻
您的研究方向:文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北京
您的学校背景:自考
要求字数:7000
论文用途:本科毕业论文 Bachelor Degree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结构 1、中文摘要;关键词 2、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3、研究方法 4、研究发现(数据分析) 5、结论 6、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指向 7、参考文献 8、脚注要求 1、引用的必须加注释、加双引号;(引用的不能少于15处) 2、论文总字数不低于7千字; 4、摘要不低于600字; 5、参考文献不低于15个。 6、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人民日报》图片新闻宣传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
今日在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趋于简单化、表面化,排斥对文字符号的理解性、深刻性与想象性。‘读图’恰恰迎合了这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图像传播的运用的确给报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之重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一、报刊上的图片幅大量多,可以增加吸引力和增强感染力。其二、报纸多用图片,使信息传递更加形象化。
图片传播具有信息接受的高效度,实验证明人们对其记忆的深度与长度往往比文字传播来的深且长。因此,本研究欲透过对我国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图片新闻的内容,加上研究者所学来剖析我国当代的图片新闻宣传策略与我国中央如何有效选辑新闻照片以增加宣传的强度与意图。
本论文旨在探讨‘图片新闻宣传策略’人民与经济的水准并齐,其宣传策略又从以党为基础,逐渐走向积极拥抱人民。

 

关键词:人民日报   图片新闻宣传策略   图像传播学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传播是随着人类与生俱来之一种生活能力,‘说服’(persuasion)又是一种有目的传播,而宣传(propaganda)就是说服之一个重要方法。 列宁曾说:‘在我们取得政治自由以前,则必须用革命的报纸来代替这一切,而且正是代替这一切,没有革命报纸,我们绝不可能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而我们实际的行动口号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老战士李卜克纳西所说的:“学习、宣传、组织。”, 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继承了马列主义的宣传思想理论,也曾指出中国革命的所以能获得成功,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毛泽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将列宁关于报刊是推行共产主义的‘宣传者、煽动者、组织者’的思想,转化为‘报刊是党的宣传工具、党的喉舌’的形象说法。 因此传播媒体在中国的政治系统中一直是担任宣传指导方针、政策、走群众路线、强调阶级斗争的工作,其‘舆论导向’则是一切遵照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四项基本原则进行。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从《人民日报》在版面的内容与形式上来看,《人民日报》在图片新闻的选辑上变得活泼、生动,2003年后,图片新闻的焦点更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上,来确切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拉近与人民距离,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与中共现今的宣传策略是不谋而合的。
本研究发现,目前《人民日报》头版的图片新闻变多、变大也多元了,并将传统以艺术欣赏为主要特征的副刊性摄影画刊改变为新闻性强、社会性高的新闻摄影专版,在特殊节日或是纪念日上,更会以摄影专刊的方式呈现某特定主题,在节日事件的主题表达上,亦多喜好使用全景中‘环境烘托’的表现手法来呈现人民对党与国的热情与拥护。另也出现以独立图片新闻报导新闻的‘图片报导’(通常于第四版出现的较多较频繁),这使得图片新闻摆脱以往单纯填空、美化画面功能角色。图文并重、图文相融、图文一体、相得益彰的特点成为《人民日报》版面改革的重点与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力丹. 《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年. P102~108.
2.张宗厚、陈祖声. 《简明新闻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年. P56~64.
3.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年. P77~79.
4.丁柏铨. 《加入WTO 与中国新闻传播业》.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P312~325.
5.王德海、周圣坤主编. 《传播与沟通》.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年. P48~63.
6.Bal, Mieke 著. (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谭君强译. 《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 第二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P66~73.
7.王丽娟. 《视听语言传播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年. P219~231.
8.Berger, Art http://www.51lunwen.org hur Asa 著.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2ed). 李德刚、何玉合译. 《媒介分析技巧》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P127~132.
9.周鸿铎. 《政治传播学》.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 P113~119.
10.徐琴媛. 《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 P98~106.
11.涂光雍、朱学诗、唐明文主编. 《新闻媒体比较教程》.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年. P58~62.
12.徐艳艳. 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商业广告语篇分析[D].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P16.
13.冯珂. 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D]. 中山大学 2010. P23.
14.陈荫. 上海世博会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P18.
15.韩蜀君.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D].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