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毕业论文,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C公司为例构建烟草工业企业管理审计框架,探索提升和发展烟草企业管理审计水平的对策及建议,为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目前,烟草行业己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内部和外部的市场竞争都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形势下,烟草公司通过改革重组,做大做强。随着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范围增大,受托责任关系的内部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加强对受托机关履行职责的主体责任落实实施有效控制,传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遇到了又一轮的挑战。在这个时候,作为具有能够对最高管理权限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掌控功能的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关系到企业成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对内部审计所下的定义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目的是在増加价值和改善组织效率。它需要一个系统的、标准的、规范的方法,对组织的内部营理、风险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以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将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管理审计。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新版本还提出了"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个定义还表明肉部审计已经不再局限于查错纠弊等财务审计的范围,而是对组织内部控制的缺陷、运营管理上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促使管理者进一步对组织的运营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检查评价,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为和整体实力。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也已从传统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审计——管理审计。因此,我们可以说,管理审计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
1.2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的
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的应用是本次论文写作的重点,由于管理审计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还未普遍开展,而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小部分,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才刚刚起步,论文写作可获取的实证研究数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得知,目前学术界对于烟草行业管理审计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也给本次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C公司为例构建烟草工业企业管理审计框架,探索提升和发展烟草企业管理审计水平的对策及建议,为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1.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审计理论体系入手,全面阐述我国烟草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对企业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向以强调经营绩效为主的管理审计发展做出尝试和钻研。与此同时,本文结合笔者作为烟草工业企业内部审计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对C公司案例进行重点研究,提出烟草企业管理审计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改进建议。本文中所运用的C公司实证研究相关数据基本为一手资料,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实效性及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及理论创新意义。此外,笔者将适当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本文的研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较,总结已有成果,合理创新,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管理审计内涵及发展
管理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一项非常具有价值的独立、公正、客观的制约与评定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独特效用是不可替代的。内部管理审计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全面的规范化实施推行阶段,内部管理审计而在我国发展推行较晚。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有烟草企业,所以笔者重点对国内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参考借鉴。
我们都知道,根据学术论文基本研究规范的要求,作者的研究内容一般都可以体现在文章的关键词和各级标题之中。因此,通过提取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和各级标题的主题词,基本上可以 了解这篇文章的知识架构。由此,为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学者对于管理审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中国内部审计》、《审计研究》、《审计月刊》和《财会通讯》四类刊物在1996至2015年之间发表的与"管理审计"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作为统计对象。选择这四种学术刊物,是因为这些刊物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和理论价值,在我国内部审计界有较高认知度,同时发表的关于"管理审计"的论文较多;选择以1996年作为时间起点,是因为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在1996年之前基本没有关于管理审计的相关研究。
在1996至2015年之间,将"管理审计"作为论文的标题或关键字,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8篇,然后,对出现在论文关键词和各级标题主题词中的相关词汇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举个例子,一篇文章中如果同时出现"内部管理"、"平衡计分卡"、"内部控制"三个词汇,那么就分别在其对应的频数上增加。如果某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多,就说明此类问题的研究学者较多,研究较为成熟;如果出现次数较少,就说明这个问题的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低。使用这个方法,各个研究主题词在样本数据内出现的次数详见下表。
............................
2.2管理审计在烟草行业的应用
在万方数据库中,"管理审计"及"烟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学术论文5篇,其中期刊论文4篇,学位论文1篇。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于烟草行业的管理审计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更缺少对烟草工业企业的案例研究,为本次论文写作带来一定的研究契机。
孙盛对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行业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研究,他认为烟草行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同时,员工对管理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较弱,管理审计缺乏制度体系,送一系列因素严重阻碍了烟草行业管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升管理审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对管理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风险管理评价,实施专项管理审计,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冯清德研究了管理审计的产生及发展、目标与职能,分析了国外烟草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烟草行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我国烟草行业内部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他表明,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行业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利于正确评价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烟草行业而言,提高员工对管理审计的认识,加强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全面改善审计技术手段是完善我国烟草行业管理审计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杨亮亮等对烟草商业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路径进行探索,认为烟草企业开展风险型管理审计逐渐成为企业谋求发展一种必然选择,目前,烟草企业风险管理中有一些现状不容忽视,例如战略、风险管理不相配,风险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主动性,风险管理的整体决策系统不完备,烟草企业在风险管理的职责分配上含糊不清,烟草企业的风险文化建设不足等。对此,烟草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视,转变审计理念,围绕发展目标,构建烟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烟草内部审计人才。
............................
第三章我国烟草工业企业管理审计作用及面临的问题...........11
3.1我国烟草行业组织架构及经营管理概况..............11
3.2烟草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作用及意义.......12
第四章烟草工业企业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以C公司为例.........16
4.1C公司管理审计开展情况...........16
4.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管理审计框架构建............17
第五章完善C公司管理审计的对策及建议...........32
5.1审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32
5.2结合常规审计同步实施管理审计,开展各类专项管理审计.............33
第四章烟草工业企业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以C公司为例
4.1C公司管理审计开展情况
C公司是一家从事卷烟生产制造的跨国烟草工业企业,下设四个卷烟工厂并拥有多个中国烟草名优品牌,除致力于做精、做强、做大烟草主业之外,C公司还成功涉足金融保险、能源交通、医药等多个行业,独资、控股、参股很多家大型企业,累计对外投资达上百亿元。近年来,C公司秉承着"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整合发展思路,加快了在行业内进行整合重组、不断扩张的脚步,实现了中国烟草跨省兼并的资本运作管理模式。近年来,C公司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行业实践"三大课题"、落实规范管理的改革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谋发展,攻坚克难稳增长,创新求实促转型,总体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较好态势。然而,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2014、2015和2016年都是烟草企业非常艰难的年份,"只要规模效益好了,成本高一点无所谓"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从现在开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