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行政管理论文格式、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

日期:2021年11月2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3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1041426167223 论文字数:47855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行政管理论文

...................................


第三章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 ................................ 35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5

(一)系统性 ........................................ 35

(二)代表性 ........................................ 35

第四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存在的问题 .......................... 52

第一节  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 ............................ 52

一、耕地生态功能管理不到位 ..................................... 53

二、耕地管理重视经济功能而忽视生态社会功能 ............... 53

三、耕地多功能管理“退耦化”现象明显 ....................... 54

第五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的对策 ........................ 62

第一节  政府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 62

一、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 63

二、完善并鼓励实施农村耕地流转政策 ................................ 63


第五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在中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耕地生产向着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极大程度上提升耕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单产与质量。但目前,中国生态——社会型耕地功能地区的部分农户仍然存有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精耕细作但产量不高等问题。通常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维持温饱绰绰有余,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其想要依靠农业生产来充分发挥耕地的经济功能就变得十分困难。故而,本节便围绕政府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完善并鼓励实施农村耕地流转政策、构建耕地生产与保护的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条例以加强农业生产销售设施建设等方法来实现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一、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在当前传统耕地利用方式滞后性逐渐显现的大背景下,随着人们差异化、多样化需求逐渐显现,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开始愈发满足人们追求乡下田园生活与绿色无公害食物的消费需要。同时,生态——社会型耕地功能地区,顾名思义,其耕地系统更多以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见长,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具有先天优势。生态农业简单理解就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来的,能够有效发挥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该地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学习生态农业成功案例,将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以及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等诸多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农户具体种植过程中,农业部门也可协同乡村镇一级政府的基层干部倡导群众们尽量少使用化肥、农药与除虫剂等化学用品,更多利用有机肥促进作物生长,促进农作物更加绿色化。同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整体规划上也可以以其所具有的生态景观优势为基础,在不影响耕地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由农业农村等部门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环保部门配合加快治理垃圾污水,清理垃圾废物,市政管理部门加强审查,切实改善田园风貌,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


结论

本文在研究梳理耕地多功能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现状的分析,以及一系列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分析发现:(1)从时间维度来看,1998 至 2018 年期间,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生产功能呈上升状态,经济功能先降后升,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均呈下降状态,说明粮食主产区在耕地利用上的经济导向突出,而忽视了耕地利用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2)从空间维度来看,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显著,东北地区省份主要为生态——社会型耕地功能地区,黄淮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省份则主要为生产——经济型耕地功能地区,耕地利用和保护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功能管理特点;(3)耕地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倒挂”现象,即耕地生产功能越强的区域,其生态和社会功能则越弱,这也显示出各地区耕地利用中外部性问题突出;(4)从耦合关系来看,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度在保持平稳的同时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退耦化现象,这增加了耕地利用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对粮食持续增产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挑战。

基于上述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粮食主产区耕地功能类型地区之间空间差异较大,各自存在的问题大相径庭,生态——社会型耕地功能地区政府主要存在地方政府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便提出政府需要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等对策以发挥其生态与社会功能优势同时,耦合提升其生产与经济功能;生产——经济型耕地功能地区政府则主要存在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明显等问题,便提出了政府需要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监管力度等对策,以保持其生产与经济功能的同时,改善其生态与社会功能;对于中国粮食主产区整体,则提出了需要政府全面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等建议,以保障耕地多功能可持续发展。但总之,各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都应该秉持着未来应从耕地单功能管理向耕地多功能管理模式转变的理念,保持优势或主导功能同时,完善其劣势或附属功能以实现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状态,促进耕地多功能综合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可持续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