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清晰的看出,普惠性学前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特征,追求社会公益性,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而民办学前教育把私人盈利性看成办学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俨然脱离了教育公共物品本身具有的非排他性的属性,民办幼儿园遂称之为私人物品。政府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是通过实行政府定价收费或接受政府指导价的方式将私人物品发挥公共物品的作用,达到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的目的。因此,公共物品理论能够为分析政府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表 1 桂林市 2015-2019 年人口数量变化表
...........................
三、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33
(一)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必要性........................33
(二)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调查情况........................33
四、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问题及原因分析...........................40
(一)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40
(二)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0
五、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对策建议......................52
(一)加大桂林市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资金投入......................52
1.采取分配合理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52
2.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补助标准......................52
五、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桂林市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资金投入
1.采取分配合理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
一是继续优化桂林市的财政资金投入,推行合理比例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设置长效的财政扶持政策,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长效可持续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财政投入是桂林市政府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得以推进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桂林市政府应因地制宜的制定财政投入计划,基于合理的运营成本分担,实现对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分配,促进财政资金对于桂林市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协调和增益的功能。二是结合桂林市各个县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宽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融资渠道,坚持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保证桂林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基本的保教费定价、办学质量不变的基础之上,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中去,对桂林市学前教育学位矛盾十分突出且地租紧张区域,在满足普惠性幼儿园创建标准的前提下,可以许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不改变房产性质的基础上,按照法律和政策文件的要求,运用闲置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闲置公共设施改建为普惠性幼儿园。
2.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补助标准
一是增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补助力度,按照成本合理分担的原则,在稳定保教费定价收费不变的基础之上,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各个区县在普惠性学前教育补助力度时,往往沿用自治区教育厅的奖金和补助资金标准,没有按照桂林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而教育厅的奖金和补助资金标准对于有些县区而言,相对偏低,因此应提高补助标准,增强补助力度。二是定时发放奖金和补助资金,奖金和补助资金存在一定的延后性,应合理缩短奖金和补助资金的发放流程,保障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衔接。三是规范奖金和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明确经费用途。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奖金和补助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规范各种资金的使用方向,对于桂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金和补助资金应首先用到解决编制外的教师工资、培训等费用上,其次是运用到增加园所的教具、基础设施等领域,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普惠性幼儿园而言,奖金和补助资金应首先运用到基础设施、安全设施领域,以达到合理规范奖金和补助资金的目的。
...........................
六、结语
(一)研究结
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业已成为国内学界乃至全球范围内热议的话题之一,政府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是提高学前教育供给效率和质量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应然之举。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使用和推广,与之相关的探讨愈来愈多。对于桂林市的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地方的样本数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支撑,文章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论文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做出研究述评。又通过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服务的发展现状,目前桂林采取的基本措施有:持续推动实施第三、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两补一扶”扶持政策,构建“两管一退”的幼儿园管理办法,施行“财务-社会-过程”监管管理机制。取得的成效有:提高了学前教育入园率、提升了办园质量、降低了教师流动率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服务方式较传统,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服务过程中民间积极性不高,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服务城乡差异大,政府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服务监管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过程中财政投入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监督评估机构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下学前教育资源的“城市偏向”,政府全能型惯性思维制约社会力量的参与。提出的对策建议:一是统筹桂林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采取分配合理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补助标准;二是因地制宜的运用“靶向”方式,推进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三是健全和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学前教育评估监督体系,健全和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监督评估机制;四是明确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角色定位,推进桂林市政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提升群众对桂林市政府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认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