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基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河南省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并通过研究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问题及成因,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和现代化体系的构建,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科学长效,从而提出了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路径的基本思路。这些对策建议从多元化治理模式、智慧农村建设、制度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垃圾分类治理等方面展开。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要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更美的目标得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关乎村容村貌改善的重要工作,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由此带来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带来了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系,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也受此困扰,起步晚、设施差、技术落后,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再加上村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居住分散等问题,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也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变得复杂多样,增量不断加快,处理难度增大。由于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仍没有在农村地区普及,导致农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大部分仍以焚烧、填埋为主,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容易导致二次污染,不利于村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的绿色发展。
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国家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2015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等主要任务。①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②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考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再利用,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①2019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②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做好源头分类减量化试点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笔者收集了国外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文献,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多始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较早,而且国外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比较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问题。之后,随着“避免和减少垃圾产生及再利用”的垃圾减量化观念的逐渐深入,发达国家在垃圾治理上开始从末端治理转向了源头治理。
从政策法规方面来看,Philip B.Shepherd 研究了日本政府关于生活垃圾的分类、转运及处理的方法,同时概括了日本有关生活垃圾治理的法律经验,探索了日本生活垃圾治理的策略路径等。①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政府实施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负重要责任,同时规定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①可见,国外发达国家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非常重视,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了法律依据,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从治理主体方面来看,国外学者对生活垃圾治理主体的研究比较重视,认为生活垃圾治理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应包括各个企业、社区、公民等。美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服务供给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企业、环保主义者等,市场化运作和公众参与是美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有力手段。Bairenbi 提出,社会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可以取得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的最小化,他认为政府不一定是公共服务的最佳提供者和管理者,政府可以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外包,以减轻财政压力。②国外学者早就认识到生活垃圾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问题,政府鼓励个人和企业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活垃圾治理的过程中来。
.........................
二、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理论分析
(一)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相关概述
1、 农村生活垃圾概述
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可以从含义、特点及危害这三个方面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内涵进行解读。
(1) 农村生活垃圾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概念,王立红指出农村生活垃圾就是指村民在平时生活中所用到的物品在为人民带来方便以后,所形成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明文规定的固体废物。包括排泄物、厨余等有机物,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还有电池、农药容器等有害垃圾。②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同时结合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的实际情况和后期统计数据的便利性考虑,将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难以回收的垃圾,具体分类见表 2-1 所示。
............................
(二)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作用
1、 加快推进基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既是基础,也是短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涉及基层政府、村组、村民、保洁公司等相关主体,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定点收运、集中处理等过程细致、复杂,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镇政府为村民服务的能力,考验着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的智慧。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深化“互联网+”新模式,积极开展“智慧”农村建设,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高效率运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全过程,推动完善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乡村治理工作的抓手来做,不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成效。
2、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央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得以加快开展,有利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发展,更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生活垃圾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也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必要举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是要通过统筹规划、深入研究,将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整合对待,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借助政策扶持、政府转型,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城乡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与城镇发展实现一体化,改变当前城乡分治的局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平等、资金充裕、技术互补等,让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三、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21
(一) T 镇基本概况....................21
1、 T 镇简介....................21
2、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历程....................22
四、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0
(一) T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0
1、 村民主体意识薄弱.........................30
2、 垃圾收运效率低下.....................31
五、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径选择.................40
(一) 强化自治理念,促进多元治理.............................40
1、 加强村民治理主体意识.........................40
2、 培育农村环保公益组织.........................40
五、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 强化自治理念,促进多元治理
1、 加强村民治理主体意识
从理论上来讲,“治理”主要通过多元、合作、协商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农村,村民是生活垃圾的生产者,又是生活垃圾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中,村民是不可缺少的主体,有责任参与到生活垃圾的治理工作中来。政府要引导村民主动去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给予深入的宣传和教育,逐渐转变旧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提高村民主动参与的意识,明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
村镇两级政府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奖罚措施,提高村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