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L 高铁项目以实现风险有效化解、达成建设项目为目标,由 20 名专家组建专家团,以专家团作为技术输出,以德尔菲法为依据进行专家轮询,挖掘出 BL 高铁项目 1 标段风险集中于组织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进度风险、环境管理风险,风险因素包括 C1 机构冗杂、制度有待完善,C2 信息化应用不足,C3 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C4 管理人员经验与技术薄弱。B2 技术风险划分为 C5 施工组织设计缺少合理性,C6 技术力量不足,C7 分包商技术薄弱。B3 进度风险划分为 C8 物资供应不及时,C9 施工场地清理缓慢。B4 环境管理风险划分为 C10 政策风险,C11 地方民俗文化风险,C12 自然气候与地质恶劣条件,C13 施工环境“三通一平”,C14 施工环境安全性;
(2)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以 20 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入团为技术输出,建立 BL 高铁项目风险指标体系评分,首先以 9 分位评价角度表建立评分标准,随后由建立以 A 目标层、B 准则层、C 表示层组合的 BL 高铁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基于两两对比进行 C 表示层 14 大风险因素重要性判断,并从事风险层次排序,基于 C表示层风险因素判断矩阵与权重值计算,最终得出 BL 高铁项目 I 标段最高风险因素包括 C3-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C7-分包商技术薄弱。中风险因素包括 C1-机构冗杂、制度有待完善,C8-物资供应不及时,C10-政策风险,C13-施工环境“三通一平”。其余风险均为低风险因素,由此确认后续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重点围绕 C3、C7 开展措施制定,同时兼顾 C3、C6、C1、C8、C10、C13 中风险因素,依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低风险因素化解措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