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 EPC项目的特点,阐述 EPC 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在沈阳 A 学院 EPC 项目的实际应用,将项目的实施周期整体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3 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分别做好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等系列工作。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属于能源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成为集约甚于精约型,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经常出现脱节,由于各自参建单位的独立性,导致整个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不能充分融合,实施期间存在大量待协调和沟通的问题,EPC 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筑行业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其的改革是必然。由此长远看来,建筑行业的 EPC 模式符合国情并顺和潮流。
到目前为止,我国 EPC 总承包工程发展虽然有较多的案例,但是真正应用效果好的项目不多。多数原因是由于目前专业的 EPC 总承包商数量较少,大部分项目的承接单位是设计院、设备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等,再次组成联合体。承接单位只擅长自身的强项,而对于其他板块不够熟悉,导致项目实施期间的各项风险预判不够充分,导致该种模式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
EPC 项目实施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风险导致,比如业主认同度低,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企业融资能力不足、适应工程总承包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及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等等,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如何解决 EPC 总承包风险尤为重要,做好风险管理,才能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符合合同要求,总承包企业必须对各项目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加强对各环节质量的审核,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业主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EPC 总承包模式目前国内外比较流程的一种承包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由业主提出功能需求,承包单位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任务,直到整个项目满足业主的使用功能。此种承包模式可减少业主单位协调沟通的工作量,缩短项目招标前的准备时间,同时可大幅度降低业主单位的风险,是目前招标方式中较为流行的一种。
EPC 项目对于承接项目的单位来说,承担的风险等级较高,如何避免 EPC 项目所来带的风险尤为重要。该种承包模式,从根本上分析,设计→采购→施工,如果所有的工作开展思路能前后统一,可摆脱传统施工承包模式的弊端,改善由于设计阶段对采购和施工考虑不充分的问题,而且整个项目的采购和施工总投资可以提前在设计阶段进行锁定。但是目前而言,承接 EPC 项目的企业大多数仅擅长设计、采购或施工中的某个单一方面,承包单位中很少能有三个环节都精通的企业。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风险。
本文通过论述如何解决 EPC 总承包工程的风险管理,更重要的是从承包方的角度对各项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分别从前期准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 3 个阶段进行归纳总结,找出 EPC 项目的风险管理和传统的承包模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进而找出应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本文将对 EPC 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可以对同类型项目发挥一定的借鉴意义。
..........................
2 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 EPC 总承包项目概述
2.1.1 总承包模式分类
工程项目总承包(general contracting for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指企业(或联合体)通过中标方式获得总承包资格,按照项目过程内容,项目总承包模式大致分为EPC(设计-采购-施工 )交钥匙总承包、PMC 管理承包模式、DB(设计-建造)承包模式、DBB 平行发包模式、CM 施工管理承包模式等几种类型。
2.1.2 总承包模式的特征
.........................
2.2 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2.1 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通过风险识别去梳理项目的风险源,并以风险源为基础,通过风险评价合理剖析各项风险的危害程度。通过风险分析和应对方法,提出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处理风险源造成的损失,以最少的成本确保目标实现。
2.2.2 项目风险管理种类
(1) 技术风险
因违背设计标准、施工标准、验收标准等原因引发的风险。具体包括设计缺项和设计缺陷,选用规范不合理,为充分考虑地勘报告内容,施工技术落后,施工方案不当,新技术应用失败,现场施工条件开了不充分等。
(2) 工期风险
工程项目经常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各专业交叉作业,24 小时突击施工,个别项目需要形象进度,安排突击施工,造成工程管理不规范。
(3) 合同风险
包括合同条款歧义,合同范本选择不当,发包模式选择不当,导致合同不利于管理,增加较多风险。
(4) 环境风险
包括国家政策变化、产业调整、投资改变,国际经济变化、通货膨胀,洪水、地震、雪灾、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复杂地质条件,恶劣气候,施工对环境的造成的影响等。
................................
3 EPC 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 .............................. 12
3.1 国内项目风险管理概况 .......................... 12
3.2 EPC 应用案例项目介绍 ........................... 12
3.3 EPC 案例项目风险概述 .......................... 13
4 沈阳 A 学院 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 15
4.1 EPC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 15
4.1.1 组建项目风险管理团队 ........................ 15
4.1.2 组织架构人员岗位职责 .......................... 15
5 EPC 项目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36
5 EPC 项目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本文通过对沈阳 A 学院 EPC 项目实施的期间风险管理的分析和总结,将项目的实施周期整体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3 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分别做好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同时提出风险应对的各项措施。为了让本项目管理经验具有参考借鉴意义,后续其它同类型项目实施期间,应该做好以下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公司、分公司分管法务合约领导,项目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项目的风险管理,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风险管理学习资料,项目风险管理小组所有人员都需要提高对风险源的认识,确保项目全员都参与风险源的管理。
(2) 组织健全,责权明确。
项目部组建初期,就要最快时间把风险管控小组成立起来。EPC 项目启动初期,虽然各项工作烦扰复杂,但是很多风险项都是需要在前期工作开展中迅速化解。根据时间顺序,设计影响项目总体胜败,采购影响项目效益,施工影响项目履约。所以在项目组建初期,一定要优先建立组织架构,明确参与人员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
(3) 赏罚分明,强化考核。
风险管理是项目实施期间的重要工作,需要风险管控小组全员参与。对于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明确考核办法,对于工作开展积极有利人员实行奖励,对于工作开展消极怠慢人员实行处罚。在实施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执行,才能发挥出团队人员的力量。
...........................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 EPC项目的特点,阐述 EPC 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在沈阳 A 学院 EPC 项目的实际应用,将项目的实施周期整体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3 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分别做好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等系列工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得出如下结论:
(1) EPC 总承包模式适用于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由于政府主管部门不会储备太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政府更多关注项目的进度、功能和效果。此类工程可以通过采用 EPC 总承包模式,让承包单位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力,在明确业主需求的条件下,将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整体考虑,减少各环节间的冲突,利于项目的整体实施。
(2) EPC 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涉及面广、参建单位较多。考虑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按照“工作重心前移”的原则,只有在项目期初做好风险管理规划,尽可能全的将项目面临风险都纳入到管理计划中,后续的各项风险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 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本文通过阐述在沈阳 A 学院 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通过梳理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各个阶段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识别出个阶段的风险源,得出风险来源表。
(4) 风险评估是 EP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