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探讨——以钦州坭兴陶为例

日期:2024年05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9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4241521115825 论文字数:32502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研究选择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类型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明确旅游活化对于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传统技艺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记忆,而且还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社会生产状况和人民的审美需求。有关管理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记录,并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合理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支持和鼓励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开发新型产品,扩大非遗影响力。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下,很多传统技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尽管一些传统技艺已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相关产品也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但是在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技艺是否能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生活,又将面临巨大挑战。

作为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能否摆脱种种制约因素,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取决于坭兴陶自身,还取决于对坭兴陶的赋能。赋能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文旅融合,更强调文化内涵,坭兴陶产生于乡村,流传于乡村,保存于乡村,其核心就是文化,而这种文化需要借助某一平台来实现,深挖坭兴陶文化内涵,充分释放文化潜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另一方面是乡村振兴,面临非遗价值偏离,传承人锐减,乡村非遗的发展空间不断缩小,非遗旅游资源活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反之,乡村振兴为乡村非遗传承提供战略支持。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广西国家级的传统技艺作为一个整体,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坭兴陶烧制技艺当前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发展路径,发展评价等问题,以期构建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活化评价模型,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推动坭兴陶烧制技艺的发展。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对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测度,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活化现状,从而能够做到精准施策,精准盘活非遗资源,为广西的非遗旅游赋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复苏。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传统技艺旅游活化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融入旅游产业当中,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地。传统技艺旅游活化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对于非遗活化的现状评估集中于定性判断,针对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课题拟在深入剖析我国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评价体系,对旅游活化做到准确评估,及时调整活化对策,促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实践,对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活化现状进行定量的评价,有利于更好地挖掘非遗资源旅游价值,提高开发利用的针对性。通过旅游活化,不仅丰富了传统技艺的内涵,还为其提供了经济支撑,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它,从而增强了传承者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激发了政府和民众的保护意识等。因此,旅游活化不仅能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还能使其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元素,在旅游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遗可以帮助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塑造旅游的品牌形象等,从而变成一处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一、传统技艺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技艺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工艺,“传统技艺”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中存在着差异,包含了“工艺”、“手工”、“手工业”、“工艺文化”、“工艺美术”等诸多名词,词义十分丰富。2008年,为了确保有更多的同类项目入选,国家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手工艺”更名为“传统技艺”。根据国家所要求的技术规范,该技术的历史最少也要超过百年,其主要特征是:①它同时依赖于传承人和技术实体这两个传承载体。②手工艺制品具有生活化和艺术化的二重性。

二、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是以传统技艺为主题的一种旅游活动,它不仅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传统技艺的魅力,还能让游客体验到地域文化的传承,此外,还可以通过挖掘和展示传统技艺,提高旅游业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

近几年来,传统技艺通过旅游的方式不断发展,通过科普教育、保护宣传等方式,让人们对传统技艺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技艺,这就是传统技艺开发的主要目的,也是它真正意义所在。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1984年,弗理德曼发表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中,他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可以对一个组织的目的地的产生影响,或者可以被该组织目的地的过程所影响的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要想保持长期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核心利益主体的需要都考虑进去,然后满足它们。

传统技艺旅游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达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共生发展的目的,一定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在兼顾全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各个重要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依托传统技艺发展起来的旅游目的地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传统技艺传承人、旅游企业、政府、旅游消费者、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因此一个旅游产品能否可持续也取决于关键利益主体的支持力度,在旅游活化中,重视这些相关影响因素,传统技艺才能发扬光大。

二、遗产活化理论

文化是遗产传承的核心,其价值包含旅游、科研、教育、审美、经济等多个方面,“激活”后才能体现其价值,使其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激活,其实就是把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转变成一种以文化遗产为核心,又不妨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旅游产品。游客进入遗产地,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感受到遗产地的核心信息,因此怎样才能使旅游者有更好的体验,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点。遗产活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对文化遗产展开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让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声有形,有神有韵”,从文献中走出来,走到现实生活中,让遗产开口说话。

第三章 坭兴陶发展历程及活化现状 .............................. 14

第一节 坭兴陶发展历程 ................................... 14

第二节 坭兴陶发展困境及技艺现状 ...................... 16

第三节 坭兴陶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现状 ........................... 18 

第四章 传统技艺活化模型构建 .............................. 19

第一节 指标选取原则 ................................. 20

一、包容性原则 ............................... 20

二、相关性原则 ............................................ 20

第五章 坭兴陶活化度评价 .............................. 35

第一节 评价模型应用 ............................ 35

一、应用方法 ...................................... 35

二、得分结果 .......................... 36

第五章坭兴陶活化度评价

第一节评价模型应用

一、应用方法

在确定了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及得分后,还要对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评价准则。由于每个评价因子都属于定性评价因子,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分析,使用模糊数学评分法,对每个评价因子分别赋予10、8、6、4、2等分值,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每个评价因子的表现情况。评分标准赋值表详见表5-1: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结论

首先,本研究在对传统技艺、传统技艺旅游、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之后,得出了传统技艺的旅游活化是将传统技艺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旅游产品的一种旅游活动。传统技艺旅游要从旅游业的角度去理解,要把对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研究与发展的重点。因此,为更好地理解传统技艺旅游活化,本研究选择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类型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明确旅游活化对于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其次,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综合评价层指标,13个要素层指标,30个因子评价层指标的旅游活化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其权重分布为:活化资源状况所占的比重最大,利益相关者和旅游地环境所占的比重其次,并列第二,开发形式,包括可展示性、体验性、可衍生性,排名第三。在此基础上,对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旅游活化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剖析。

再次,基于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表明,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的旅游活化度偏低,其主要原因有,在旅游产品开发形式上,展示手段单一,展示内容不够丰富,坭兴文化内涵挖掘较少,旅游参与游览性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创新,坭兴陶烧制先进技艺用于实践较少,符号化旅游文创产品和转化为旅游体验产品比率较低;资源的保存完整性和原真性较好,但是坭兴陶的教育价值、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价值挖掘不充分,游客体验不到,同时,市场宣传不足,知名度、美誉度低于同级别同类传统技艺旅游资源;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目前传承仅依赖于传承人工作室培养。

最后,对于坭兴陶烧制技艺旅游活化的不足作出相应的对策,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针对旅游产品,提高坭兴陶技术应用转化率,创新坭兴陶旅游产品,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