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环境规制、公司治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思考——基于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日期:2023年09月2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6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9151059456493 论文字数:33563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构建了基于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和社会影响三个层面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研究我国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环境行为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旅游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研究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公司治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但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地区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部分城市仍存在着空气质量不达标、水环境恶劣等问题。为了缓和经济粗放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及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指出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也曾多次在重要场合中表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有关环境改善和环境治理的举措。在一系列生态环境举措的推进下,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体系不断完善。时至今天,党和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实践力度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运行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为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的创造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经济的粗放发展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在这当中,企业是不容忽视的一大责任主体。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消耗大量资源,排放大量废水废气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更是无节制地滥用资源,过度包装,导致环境形式日愈严峻。依照“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而实施环境行为是企业和组织进行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一些重污染企业,我国旅游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但长期以来也存在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密集的问题。整体来看,旅游企业环境行为表现不容乐观。因此,作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旅游企业更应当在环境治理和改善中发挥其带头作用,积极为环境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1.2 研究意义

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公众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政府和公众都充分认识了企业加强环境监管以及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的重要性。企业开展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等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因而,研究企业环境行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方面

第一,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本研究在综合考虑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既考量了公共的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公司治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又结合实际,考虑了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环境监督水平对旅游行业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根据具体研究对象作出适当调整,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旅游企业环境行为提供了依据。

第二,拓展和深化了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东、董事会、高管等治理因素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随着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兴起,企业作为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关于公司治理与企业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被人提及。基于中国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可以拓展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

以“企业环境行为”为关键词在CNKI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剔除无关和重复文献后共检索出115篇相关文献(截止时间2021年9月15日,检索时间2021年9月15日)。由下图可知,通过对热点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影响因素”等所在节点对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术界将企业环境行为的概念、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及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作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此外,“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规制”、“环境监管”等关键词表明外部压力是企业环境行为实施的关键。“环保核查”、“环境治理”、“环保收费”、“污染排放”等关键词表明环保实践是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上市公司”、“企业价值”、 “环境绩效”等关键词表明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价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2.2 环境规制的研究现状

2.2.1 环境规制的内涵

环境规制自提出以来,内涵一直得以延展。Dasgupta(1980)最早指出,环境规制是政府政策的推拉效应,是政府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保障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执法措施[37]。Pargal(1996)在Dasgupta的基础上补充了环境规制的内容,提出了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概念,并指出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关注点在于居民自身的环境意识[5]。国内学者对环境规制的研究较为多样。赵红(2006)研究指出,环境规制是指由于环境的负外部性,政府对企业和组织等的经济活动实施调控,制定适当的环境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38]。王小宁等(2015)学者也认同此类观点,认为环境规制是政府为了制约污染、保护环境由此制定的政策规范[39]。涂刚和赵玉民(2011)对环境规制的定义为:环境规制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个体或组织为作用对象、有形制度或无形意识为存在形式的一种约束性力量和规范[40]。

2.2.2 环境规制的类型

从环境规制的内涵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其主体既包括了政府,又包含了团体组织以及居民,因而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将环境规制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从主体的规范性出发,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正式型和非正式型[5];从主体的意愿性出发,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合规性、自愿型和超越型[41];从主体的对象范围出发,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命令型、市场型以及非正式型[42];从主体的参与方式出发,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命令控制型、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43];从资金投入方式出发,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44]。此外,存在形式也是环境规制的一个重要区分标志,依据存在形式的不同,环境规制可以区分为显性和隐性[45]。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6

3.1 概念界定 .................................... 16

3.1.1 企业环境行为 .................. 16

3.1.2 环境规制 ........................ 16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20

4.1 研究假设提出 ............................. 20

4.1.1 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行为 ........................... 20

4.1.2 公司治理与企业环境行为 ......................... 21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30

5.1 企业环境行为总体特征分析 ....................... 30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5.3 相关性统计分析 ......................... 32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企业环境行为总体特征分析

对样本企业的环境行为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由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指标构成,企业环境行为最高得分为24分。按得分情况,将企业环境行为划分为较差、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得分区间分别为0~8分,9~16分以及17~24分。对样本企业进行统计可得,得分区间在0~8分的企业占整个样本企业的93.63%,9~16分的企业占整个样本企业的6.37%,16分以上的企业数量为0。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环境行为得分总体偏低,绝大部分位于较差等级,可以推断出我国旅游企业总体环境行为表现不佳,大部分企业不重视环境行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少数企业环境行为表现良好,但尚未达到优秀水平。在环境行为方面,我国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具体到环境管理方面,环境管理的最高得分为9分。同样,按得分情况,可将环境管理行为划分为较差、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得分区间分别为0~3分,4~6分以及7~9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可知,得分区间在0~3分企业占整个样本企业的95.48%,4~6分企业占整个样本企业的4.52%,7~9分企业没有,企业环境管理得分总体偏低,由此可以推断,在环境管理方面,绝大部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低下,少数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尚可,环境管理优秀的企业尚待发掘。重点关注环境管理的各项指标,发现在各项指标中,环保理念得分情况最好,近乎四分之一的旅游企业在企业报告中有提及绿色、环保等理念,说明相比于其他环境管理行为,环保理念更容易具备;实行“三同时制度”得分情况最差,只有个别旅游企业实现了三同时环境管理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该制度减轻了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污染,有效避免了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对于该制度的广泛缺失,是导致企业环境管理整体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实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政府和公众共同追求的目标。旅游企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却也带来了不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旅游企业的负外部性决定了其在消耗资源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履行环境责任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价值的均衡。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企业在环境行为表现上不尽如意,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这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加以约束,通过规制力量约束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同时需要内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提升治理水平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