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思考

日期:2022年03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9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2231906001563 论文字数:43256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空间分布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①国内共享住宿发展迅速

在国外,当地居民为赚取房租补贴家用,通常会以较低的租金将自家的沙发、房屋等资源出租给租客。基于此,2003 年,美国年轻人范特受其启迪创办了全球首个“沙发客自助旅游”网站“Couchsurfing”,“Couchsurfing”的成立可以说是“共享住宿”产生的雏形,其为“共享住宿”风靡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 年,乔·格比亚(Joe Gebbia)、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内森·布莱查奇克(Nathan Blecharczyk)三位美国青年创建共享住宿平台 Airbnb,“Airbnb”是“AirBed and Breakfast”的缩写,其实质是“沙发客”文化的一种延伸。出租人在 Airbnb 平台上发布房源信息,承租人在 Airbnb 平台上搜索房源并完成在线预订。共享住宿商业模式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活跃了市场经济,并迅速蜚声全球。

2010 年开始,共享住宿的称谓在中国出现,共享住宿企业也相继成立。2011年 6 月,国内首家专注于短租、日租的网站爱日租在北京上线;2011 年 11 月,赶集网短租频道独立运营,成立了蚂蚁短租;2011 年 12 月 1 日,致力于国内民宅分享的途家网成立;2012 年 3 月,第一个以为国内旅客提供境外民宿分享的网站住百家成立;2012 年 8 月,专为用户提供短租服务的小猪短租成立;2017 年 4 月 12日,榛果民宿正式上线,这是美团点评集团在共享住宿领域的深度布局。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1.2 共享住宿概念的界定

共享住宿是共享经济发展新出现的交易模式。在共享住宿概念提出前,国内学术界一直以“在线短租”代替“共享住宿”,也称“分享住宿”。2012 年,沈珂提出“在线短租”的概念,认为在线短租是指房东或房源经营者将空闲房屋的信息和价格发布在网络短租平台上,具有短期居住需求的租客通过网络了解房屋的相关信息、与信息的发布者沟通并实现租住交易的行为[1]。但是“在线短租”一词并不能很直观地阐释共享经济环境下的新住宿业态,“共享住宿”一词逐渐代替“在线短租”并被业界和学术界认可。2018 年,骆荧荧基于非标准住宿的视角,指出共享住宿是指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商业机构利用闲置的房屋资源为旅游度假、商务出行及其他居住需求的消费者提供除床、卫浴外,更多个性化设施与服务,并按天(24 小时)计费的一种非标准住宿[2]。随着我国共享住宿行业初具规模,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在 2018 年发布的《共享住宿服务规范》中指出,共享住宿是利用自有或租赁住宅,通过共享住宿平台为承租人提供短期住宿服务,房源房间数不超过相关法律规定要求[3]。

尽管学者及业界对共享住宿的定义说法不一,但对其本质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共享住宿牵扯到三方主体,即供给方、需求方及共享住宿平台。共享住宿供给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供给方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房屋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共享住宿需求方不直接拥有房屋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赁共享的方式以较低的成本使用房屋,同时还能通过主客互动收获情感价值;而共享住宿平台则使得需求方和供给方各方的接触范围更广,供给方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则将房源信息发布到共享住宿平台,服务面更大,同时需求者也能够知晓更多房源信息,选择面更广。在目前国内主要的两种共享住宿商业模式C2C 模式和 B2C 模式中,共享住宿平台担任的角色有所差异。在 C2C 模式中,共享住宿平台为房东和消费者提供对接平台,验证双方信息,确保交易安全,只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房源由房东进行运营管理;在 B2C 模式中,共享住宿平台则对共享住宿房源进行托管服务、统一配置、运营管理等标准化管理。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对共享住宿的定义,认为共享住宿是指个人或组织机构利用自有或租赁的房屋资源,通过共享住宿平台为承租人提供短期住宿服务的一种住宿业态。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共享住宿的研究

①国外研究现状

鉴于共享住宿的蓬勃发展,国外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也日益增多,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从法律监管、宏观影响、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

第一,商业模式方面。Sigala 对旅游领域中主流共享民宿平台从目标、交易方式和创造价值等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4]。Zhang 等分析了情感价值、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共享民宿不同消费阶段中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5]。Camilleri 和Neuhofer 对马耳他共享民宿的网络口碑进行了文本分析,发现了欢迎、情感表达、位置和住宿评论、帮助和交互、推荐、感谢 6 种能够增加价值共创的房东与顾客社交活动[6]。Johnson 和 Neuhofer 从资源、实践活动和产出 3 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共享民宿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7]。

第二,法律监管方面。Edelman 和 Geradin 认为,应对短期租赁导致的市场失灵可能需要监管干预[8]。Ranchordas 提出了两种潜在的监管方法:一是监管机构制定临时和实验性法规,以提供及时但适应性强的监管响应;二是在信息繁杂时,将监管干预推迟到后期阶段[9]。Tham 阐述了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采取的独特方法:政府对试图进行短期租赁活动的房主实行约束[10]。Interian 指出了欧洲的监管方法,她认为这种方法较为发达,并且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短期租金造成的负面外部影响的方法[11]。

第三,宏观影响方面。一是对当地居民的影响,Gurran 和 Phibb 的研究表明,悉尼市当地社区居民对共享民宿顾客造成的噪音、拥堵和资源紧张产生了不满[12]。二是对住房市场的影响,Lee 探索了 Airbnb 对洛杉矶住房适应性的影响,他发现在 Airbnb 房源密集的地区,租金上涨会加剧该市的住房负担危机[13]。三是对旅游业的影响,Palomares、Romanillos 和 Salas-Olmedo 探索了 Airbnb 房源的空间分布模式,他们发现 Airbnb 房源往往集中在市中心,那里的覆盖范围比酒店的主要轴线还大,因为它们还扩展到了酒店住宿不覆盖的非常中心的住宅区,Airbnb 的住宿加剧了市中心的旅游压力[14]。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首次提出的,也称为城市区位论,其基本理论是:将圆心定义为中心地,将半径定义为商业服务的最大辐射范围,以中心地的等级划分来确定商业市场的空间布局结构[86]。1940 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其著作《区位经济学》中提出了新的关于商业空间区位的等六边形模型[87],他提出当职能个体种类单一时,市场区域则为圆形市场区域,而当职能个体种类为全体时,市场区域则为蜂窝状的正六边形结构。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经典的服务业区位论,对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服务业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88],共享住宿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地理论对推动共享住宿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2.2 多核心理论

 1933 年麦 肯齐(R.D.Mckenzie)最先提出了多中心理论,该理论强调,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核心不断地发挥着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被完全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多中心空间结构支持者认为,与单中心空间结构相比,多中心将吸引就业机会,远离拥挤的城市中心,而家庭和企业总是周期性地通过空间位置的调整来实现居住——就业的平衡,从而使交通总量降低并且分散在更广的区域里,达到缩短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的目的。由于各个功能区要求不同和特殊区位,如住宅区要布局在环境条件好的区域,位于工厂的上风向,商业区应该布局在人流量比较多的区域,重工业厂子一般布局在郊区等,所以各分区要相对平衡,互不干扰[89]。重庆市主城区中心城区呈“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利用多核心理论指导共享住宿空间分布实现优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价值性。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16

3.1 研究区概况......................... 16

3.2 数据来源...............................17

第四章 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47

4.1 影响因素梳理................................. 47

4.1.1 宏观经济环境................................ 48

4.1.2 交通环境.......................... 49

第五章 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60

5.1 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现存问题.................................. 60

5.1.1 主核心区房源高度集聚,集聚负面效应渐凸显................... 60

5.1.2 部分地区资源配套不足,共享住宿供需不匹配....................... 60

第五章 重庆市主城区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

5.1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