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素质教育论文,本论文以Z市Z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分析,奠定了对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的理论依据。从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的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在仍存在实训教师素质不够、课堂实训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实训基地缺乏专业特色等问题。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国家对实训教学的重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在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于其发展水平和社会贡献进行了肯定;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建设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时还不完备,加快健全制度建设,激发企业主体参与办学,搭建完整的有助于专业技能人才发展的系列政策,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办学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国家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针对实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2)社会对实践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等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长期活动在对外贸易的领域,急需能够从事外企、外贸、金融等对外商业贸易工作,同时能够提供语言服务和文秘服务的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训练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较强岗位能力的人才,必须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教学环节来实现①。
(3)中职学校改善实训课堂教学的需求
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书本和教材中学习,但专业技能的掌握取决于实践技能的实践和操作。因此,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训教学环节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纽带,有力支撑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教育②。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能力素质模型研究
国外关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主要是从员工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行为表现等一系列要素出发,从而归纳总结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能力素质模型最早由Robert white提出,其内涵为能够和他人区别的个人特征。1973年被称为能力素质模型之父的戴维·麦克利兰在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Than Intelligence”中提出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力分数与人的工作绩效有不合理的联系。通过对于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的实际调查,分析和研究会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的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从而对组织工作效率以及个人专业成长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对工作绩效发生作用的个人特性和行为要素被称之为能力素质。
Boyatzis(1992)对于能力素质模型中素质的概念进行了补充,他指出能力素质包含个人的隐藏的、外在的以及潜在的特征,其中潜在特征有助于对普通绩效和优秀绩效清晰地区分,同时也能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①。
Spencer(1993)认为能力素质包括自我形象、价值观、动机和道德等。这些特质能对工作中的平庸者和绩优者进行很好地区别②。
Pag、Wilson(1994)则指出能力素质是指绩优员工在工作过程所展示出来的才干和个性等③。
Mansfield(1996)在《工作素质模型》中提出工作素质模型包含四个能力要素,分别为处理技术性要求、特殊状况、不同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复杂工作情境④。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实训课堂教学
有研究者认为“实训教学以不同职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指导,旨在将工作标准规范应用于在学生实际操作中,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掌握水平,累积操作经验并逐步训练专业技能①。”在课堂教学的实用设计指导下,教学生在模拟的教育环境中参加实训环节,建立理论系统,发展专业技能②。教师在理论经验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并开发教育环境以实现教育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专业能力等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同时用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中的真实示例来模拟工作环境过程,并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笔者认为实训课堂教学是根据中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和专业岗位需求,采用合理的方式,通过仿真或真实的教学环境,带动学生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提升职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
2.商务英语实训教学
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整合了商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商务技能的培训,突出了效率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外贸函电实训课、进出口贸易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等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使得了各种技能的得到综合提升,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③。实训教学能够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其综合能力,通过实训环节运用商务以及英语能力,改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要④。
(二)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对象看作是一个具备多种元素的完整的系统;并从系统的方法完整精确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系统中系统与元素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从而最有效地解决系统中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由课前准备、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等部分组成,实训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教师教学和学生掌握各个环节有机地组成,所有环节相互联系,必不可少。在实训课堂教学中,不能孤立分析研究教学系统中的组成元素,需要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生、教师等之间的联系方式①。中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研究实训课堂教学系统中个环节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和关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等使各个环节发挥最大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笔者在分析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现状时,通过分析影响实训课堂教学各要素如实训教学条件、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自身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2.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理论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库伯(David Koll)提出。“学习是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的持续环节。”同时“体验式学习的是实现社会和个人知识的转化,而学习是通过体验内化形成知识。”库珀还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圈”,是由四个基本阶段组成的系统,为特定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和动作应用。体验式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导向,可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自我思考实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多维综合发展。它重视学习成果,也强调学习进程。因此,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模拟场景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训环境和设施,学生在其中学习和训练,以“体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三、Z市Z校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现状.......................16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认知现状...............................16
1.实训课堂整体认知情况良好...............................17
2.岗位认知能力弱...........................20
四、Z市Z校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问题成因................35
(一)学生综合素质不高..............................35
(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36
五、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建议.......................40
(一)提高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质量..............................40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42
五、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建议
(一)提高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质量
1.明确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课堂教学目标
互联网迅速普及和应用,使得就业平台以及就业类型逐渐多样化。当前社会就业呈现全球化就业、多层次多渠道就业以及创新就业的趋势。伴随着这一趋势,外贸行业不断发展,其产业链也将不断延伸,这为商务英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就业岗位,每个职位都有其所需的能力以及岗位承当相应的职责,任务以及工作环境。因此,不同专业岗位对于能力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①。因此,教师在进行实训课教学时可以引入能力素质模型,设置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需的能力素质,避免出现教学目标单一、不清晰的现状。
商务英语实训课教师需要判断不同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以达到实训课教学的目标,针对多样的实训项目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进出口贸易实训中的企业沙盘模拟项目,教学目标不只是要关注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企业业务操作流程以及步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实训模拟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承担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等等,学生可以通过此次实训课堂教学活动将来在企业工作中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发挥自身的能力素质。
教师在明确实训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剖析,让学生对自身的能力素质模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且在实训课堂学习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实训学习效果。
结论
实训课堂教学是中职实训教学中必要的环节,能够提供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本科教育或其他高等教育,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以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为特色,因此实训课堂教学占据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前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堂教学现状,本论文以Z市Z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分析,奠定了对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的理论依据。从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的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职商务英语实训课堂教学在仍存在实训教师素质不够、课堂实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