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该教材内容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五个部分。
在讲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近代后中华民族遭遇的磨难与抗争这一背景,讲述从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到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自救活动,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与实践,认识到改良是行不通的,只有采用革命的手段才能实现国家独立,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展现了近代中华儿女为早期救亡图存、寻求真理的坚定理想信念,以此启发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
结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栋梁,其理想信念坚定与否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能够增强大学生在理论、信仰、道德、实践方面的认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党史学习视阈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他们厚植知史爱党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与时代责任兼容,将党史中孕育的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的相关概述进行明晰,其次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党史学习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点,阐述党史学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最后在规范“四项原则”后,从思政课教材、新媒体平台、党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党史学习视阈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都是常态化的教学任务,当前以党史学习为视角有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成果还较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深入,党史学习的内涵也会不断丰富。因此,对于党史学习视阈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值得更进一步探讨和挖掘。笔者将不断加强对党史知识的学习,认真研究思政课教材中的党史资源,挖掘其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从而提高本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