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路径探讨

日期:2024年02月1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8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2161348288810 论文字数:35633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文通过理论的阐述,通过实践和思想的具体集合,将抗疫精神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抗疫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浓重的一笔,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

第一章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阐述

第一节 抗疫精神的背景和内涵

一、抗疫精神的形成背景

抗疫精神的形成并非偶然,作为一种思想文明,它根植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熏陶以及疫情危机的压力加速其孕育的进程,最终成于卓绝的抗疫实践。抗疫精神是整个文章的逻辑起点,充分把握抗疫精神的形成,价值导向对于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根基:源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经过长期的发展,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显得尤为重要,而时代精神则是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步,这种精神为抗疫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抗疫精神中所蕴藏的爱国主义的思想,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在与新冠病毒斗争的过程中,中华儿女用实际行动与传播速度较快的新冠病毒做斗争,是取得疫情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抗疫精神不是偶然才形成的,而是与伟大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孕育来源于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完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更加成熟,这为抗疫精神出现提供了基础。总之,在抗疫精神中体现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体现了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从而使民族精神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抗疫精神是时代精神拓展。“时代的产物,源自当代各种需求和经济基础体系形成的。”①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时代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不同的时代总会出现不同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红船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都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见证。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抗疫的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是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了时代精神中的最新精神。抗疫精神产生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换句话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共同作用推动抗疫精神的产生和出现。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文人和智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国家表达出多种多样的热爱之情。伴随着历史和时代的进步,不同的学者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同看法,无论是各大学者还是广大知识分子,都应该在阐明爱国主义精神的课题时,充分展示出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爱国主义被拆分为两部分,前者“爱国”主要指“热爱自己的祖国”,表明国家公民对自己祖国情感的认可。后者“主义”是指一种思想和理想信念。关于什么是爱国主义,《思想道德与法治》中是这样说的: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这就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人们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结合在一起。对每个个体来说,爱国主义主要是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中包含着民族情感、法律行为、政治观点等。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在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觉的约束和管理的各种行为活动,从而在面对个人和国家利益时,可以做出合理的选择。所以,爱国主义是每个人对自己祖国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大好山河,历史和未来的精神共存以及对骨肉同胞的爱护,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①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在国家和党在依据教育计划和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一些有计划和有目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让学生遵循党和国家的政策,并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成长和成才。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刻发挥爱国主义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才能够不断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因此,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是十分必要与紧要的,尤其要把爱国主义的相关思想和理念等内容传授给学生,由此让学生产生认同的心理,并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自己行动的力量。

第二章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成就及问题

第一节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调查

本论文的调查形式是基于问卷调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统计,计算。采取相关性节点互联的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开展研讨和思考,以期掌握全面的数据,了解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内容、方法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与目的

为探究现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所在,有效梳理抗疫精神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本问卷是在论文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揣摩,反复修改和核定,将问题标准化,细致化,从各个方面切入问题,从而设计出更加全面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求真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合理和规范的设计。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本问卷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对抗疫精神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二)问卷调研的内容

此次研究将会从不同的视角对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调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计28道题型。第一部分是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数据来进行分析抗疫精神在当前大学生学习中的现状,第三部分是重点的内容,主要是从课堂、校园、实践、网络等方面是否有抗疫精神融入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成就分析

从调查问卷分析得知,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总体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对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并且积极推进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二是大学生对抗疫精神总体认同度较好;三是抗疫精神的融入渠道不断拓宽,并且在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阐述如下。

一、高校对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

首先,高校纷纷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抗疫精神的重要讲话,使抗疫精神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加,深入挖掘伟大抗疫精神教育资源,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伟大抗疫精神教育,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伟大抗疫精神带来的精神力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题目“您认为你们学校重视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吗”?选择“非常重视”的人数有323人,占比42.06%, “比较重视”的人数有197人,占比25.65%,“一般重视”的人数有165人,占比21.48%,完全不重视以及没有注意到,不清楚的人数分别为33人和50人,占比仅有4.3%和6.51%。(见图4)。从图中不难发现,在抗疫常态化的形式下,高校加强了抗疫精神的宣贯,在实际行动中也有落实,这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在进行线下教师访谈时,当教师当被问到“学校是否有组织教师进行抗疫精神的学习”时,老师们表示“在线下和线上都有过相应的培训形式,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相应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加强对抗疫精神的重视程度。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在题目“您所在学校主要开展过哪些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 选择通过“抗疫精神党团主题教育活动”的人数有626人,占比81.51%,居于第一位,此外还有抗疫讲座活动和广播形式等抗疫宣传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其他和没有开展过的学生人数”仅有33和38人,占比分别为4.3%和4.95%。(如图5)由此可知,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都较为可观,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的占比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这说明各高校对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较为重视。

第三章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

第一节 高校教育方面的影响 ................................ 32

一、校园内学习抗疫精神氛围淡薄 .......................... 32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 ..................... 33

第四章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 37

第一节 增强教育主客体对抗疫精神的研究和学习意识 ................. 37

一、强化教师对抗疫精神的研究意识 ....................... 37

二、培养受教育者对抗疫精神的主观能动性 ..................... 38

结语 ........................ 50

第四章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增强教育主客体对抗疫精神的研究和学习意识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从事教育必不可少的两大角色。思政课最重要,最充分展示的是对爱国教育的教育。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回顾历史发展的教育趋势,更要符合当下发展和人的需要。将教育知识传授给被教育者,全方位提升被教育者的爱国层面,让爱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习传授的知识,更要主动积极的自发的去了解和学习抗疫精神和爱国精神,当然也要加强高校对抗疫精神的融合度和参与度,让大学生充分接受爱国教育的洗礼,让爱国主义教育产生预期的效果。

一、强化教师对抗疫精神的研究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对抗疫精神的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增强教育工作者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是很重要的。

教师对抗疫精神的研究意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