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43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原则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方法服务于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是将审辩式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审辩式思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即审辩式思维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审辩式思维,出发点和落脚点仍是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审辩式思维需要主体基于一定的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离开了必备的基本知识水平,审辩式思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只有学生扎实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利用审辩式思维识别那些非马、反马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应用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翻译是它的直译——“批判性思维”,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常常错误地将“批判”等同于“批评”、“否定”,致使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将审辩式思维误解为否定性思维,认为审辩式思维就是为了否定。一些不了解审辩式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能会担心审辩式思维会使学生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
................................
结语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审辩式思维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思考,从理论层面初步探索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相关问题。本文在阐释审辩式思维的理论以及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中的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
由于个人的能力以及时间有限,本文存在一些不足。文中对马克思主义与审辩式思维联系的分析缺乏深度,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论述中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原则和策略的论述中,审辩式思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度有待加强。这些不足为本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今后一定要加强对本专业的学习,同时继续学习和研究审辩式思维,关注国内外审辩式思维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以便更深入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