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初中生金钱观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日期:2019年11月2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2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911102040103095 论文字数:20255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能利己,从而否定无私利他,而把利己不损人作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此外,合理性利己在实现手段上强调兼顾他人利益。①依据此定义,我们依据初中生获取金钱的动机,以及手段无损他人利益的特点的目标归为合理性利己目标。具体体现在享乐层面的目标、发展层面的目标以及关系层面的目标。至于生存需求的目标在访谈资料中未能发现,这应该与初中生的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等开销已经由父母为其承担,少有初中生在回答“为什么要钱”的问题上很少提及这个层面,但这方面的需求不代表不存在,只是由于初中生群体经济来源的特殊性,未能在访谈中有所体现,但应该是存在的。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结果

一、获取金钱的目标:合理性利己目标与利他性目标并存

通过访谈资料的分析,笔者在已有研究对获取金钱的目标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了研究对象的特点,并基于初中生对金钱目标的评价,对初中生获取金钱的目标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类;

合理性利己目标是指初中生获取金钱的目标是对自己有利的,具体体现是为了满足主体享乐需求、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关系需求。其中,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利己性目标是合理性利己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不损害他人为道德准则,也体现一定程度的利他性。

利他性需求目标是指初中生为了帮助别人而去获取金钱的目标。其中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条件性的目标,即为了获得老师、家长或者受助者的表扬、赞许为动机的行为目标;另一类是无条件性的目标,即纯粹的为帮助他人,不以回报为条件的利他性目标。

二、获取金钱的手段:独立性获取手段和依赖性获取手段并存 

笔者依据费恩海姆和阿盖尔对人的金钱意识六个阶段的划分,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获取金钱的手段特点,以及初中生自己对获取金钱手段的评价,将初中生获取金钱的手段划分为依赖性获取手段和对立性获取手段。

依赖性获取手段是指初中生依靠重要他人的途径来获取金钱达成自己的目标,但其中也发现初中生即使是依赖重要他人,很少有初中生向朋友借钱,在对父母要钱也表现出了仅仅是试探的和商量的态度,受访者中并未提到有通过强求父母来满足自己的目标。

独立性获取手段是指初中生不通过重要他人额外帮助的手段去实现的自己的目标,而是通过存储、理财、赚钱(代购、转让闲置物、完成家庭任务)三种段满足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