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机理分析..............................19
4.1.2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益分析...........................20
第 5 章 排污权交易减排效果实证分析..............................30
5.1 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实证描述...........................30
5.2 造纸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效果的计量分析......................33
第 5 章 排污权交易减排效果实证分析
5.1 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实证描述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 GDP 不断增长,而从图 5-1 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在 2004-2017 年期间,与工业 GDP 的增长趋势大致相同,即随着工业 GDP的持续增加,工业的废水排放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但截至 2015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显现出下降的态势;“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直至 2015 年,才有了废水排放量下降的趋势。
..............................
第 6 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于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意义进行研究,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国,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加重,而对于我国而言,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业污染的排放将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生活环境及品质。故在面临环境污、经济、生活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来控制污染、提升整体生活环境质量。
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目的便是希望以排污权交易的经济特性为手段激励产业的技术更新以减少企业排污量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对于排污权交易的减排效果研究尤为重要。由此而来,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先匹配后分析的方法,应用 2004-2017 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各指标对于工业化学需氧量(COD)减排效果的影响,进而分析对于我国的造纸工业而言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减排效果,结果显示:(1)我国的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确有助于减弱工业化学需氧量 COD 的排放强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工业化学需氧量 COD 的排放强度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2)教育水平、工业化程度、贸易开放程度、治理废水污染方面的投资、各地区获取的排污费、人均 GDP、2007 年之前是否实施过排污权交易等要素都对我国工业废水减排具有正向的作用。
而中国政府应需要在保证本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治污控污,通过综合考虑制定出同时适合本国经济形势和资源优势的环境政策,既保证环境质量的逐步提升,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于此,现针对本文相关研究情况试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供借鉴。
(1)延伸排污权交易机制作用范围,加大污染物种类排查
由于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施行确实对于工业的污染减排效果有一定的显著作用,所以为了巩固这一效应并充分利用排污权交易机制的优越作用,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设计,拓展排污权交易机制的作用范围,逐步扩大直至全国范围内的施行,用指导性法规加以规范。当前我国对于废气主要排放物(SO2)、废水主要排放物(化学需氧量 COD)等主要污染物有着较多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而针对氮、磷和汞等污染物的试点相对还不够全面,所以不仅要注重范围上的推广扩展,同时也要在污染物排放要素种类上进行检测排查。而排污许可证的派发也已经落实到企业个体,直至 2017 年底,全国性质的排污权许可平台已然成立,排污许可证已基本发放给排污企业,而伴随着诸多欠发达地区开始逐步自行开展排污权交易市场上的交易活动,要做到初始分配的公正性,缩小地区间定价差异,促使企业排污个体逐步增强环保控污意识,以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提升产能效率,既淘汰了落后产能促进了产业升级,又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