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战略管理论文格式、战略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RMP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

日期:2020年11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4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11251225331019 论文字数:43665 所属栏目:战略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战略管理论文,本文将 RMP 理论作为切入点,以河西走廊旅游产品为分析视角,借助定量以及定性分析同时还有文献分析法等方式来对市场和资源以及产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在具体的同时过程之中主要采用的软件是以 SPSS、AMOS 等为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旅游产品的偏好进一步了解,主要从河西走廊旅游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选择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动机、获取产品信息的渠道以及旅游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此进行旅游产品分析,最终为河西走廊提出开发策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下,文化旅游业已被列入十大生态产业,甘肃省进行了建设文化大省、旅游强省的战略部署。依赖文旅资源大省的禀赋优势,发挥融资、融智和融商优势以及文化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发展前景,将甘肃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旅游强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意见》,将旅游业在发展方面的品质以及效益极大的提升上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大力推动依赖资源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树立旅游产品品牌,从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型,从快速增长型向高质特色型升级。将文化旅游业转变为推进甘肃省生态理念创新的支柱产业。

将关注区域放到河西走廊上,其东部方位最开始的位置在乌鞘岭,西部方位最开始的位置在古玉门关,跨越长度达到 1000km,所涵盖的城市有金昌,酒泉以及张掖等。2013 年 11 月,我国为了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在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推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基于这种发展机遇,当地省政府以及省委在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最终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这部文件,而恰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河西走廊,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任何行业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一定要站在自身产品的基础上来发展,产品的好坏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产业也是基于这个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何针对具体现状,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完善旅游景区结构,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旅游地产品开发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近些年由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质量的日益提升,同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已经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因此使得很多人除了关注与温饱问题以外更多的追求于精神上的满足,所以有不少人开始了旅游行为,推动旅游业的迅猛进步,旅游己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满足了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到景区中休闲度假、放松身心、保持健康的需求。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选取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旅游资源和市场现状,分析目前旅游产品存在问题,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创新组合,将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成功向旅游产品转化。最终为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思路,提出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及模式,从而构建旅游产品谱系,还为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策略,对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推动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资源与市场有机结合探讨旅游产品开发,这一思路不仅丰富了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针对性研究,也提供了新的产品开发分析视角。本文以 RMP(昂普)分析理论为依据,了解游客的旅游产品需求偏好,将河西走廊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市场状况及旅游产品等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且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立场上,设计出关于河西走廊区域最为适合的旅游产品设想。这样也能够为旅游公司在产品方面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参考意见,其中所涵盖的策略具体有宣传渠道拓展和产品链衍生,同时还包括发展河西走廊旅游等,从而推进该区域的旅游产品能够朝向更加平稳以及长远发展的脚步迈进,由此也能够对类似的旅游产品在设计以及开发方面奠定较好的指导基础,基于实践以及理论的基础上对本问题进行了解以及研究,希望其能够达到进一步推动河西走廊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有关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2) 现实意义

首先,河西走廊这个位置对于我国来讲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我国为了更好的推动自身的发展因此也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而河西走廊所处的区域就是在该方针的区域范围内,并且该区域作为连接新疆以及西北区域的交通要塞一直被大家所长期关注;另一方面,河西走廊的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在全国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将关注点放到甘肃省河西走廊可知,其自身现在所拥有的旅游产品其自身的种类是呈现出单一的趋势,同时其解决自身在客源市场的需求方面也没有做到位,基于这个问题,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表示,如果想要将这个问题合理妥善的解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问题的本质进行了解,而本文主要使用的方式就是问卷调查,同时在采用了 RMP 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河西走廊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河西走廊旅游市场及产品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以上阐述,建议推出同市场需求相吻合且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确保河西走廊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以及开发,并且将自身的效益全面的提升上来,推动市场的扩张,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于之前的旅游产品功能的整合以及调整,在新的功能之中将体验功能添加进去,由此能够较大的提升该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市场的竞争力,并且最大程度保证区域旅游的发展以及开发,实现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旅游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基于旅游者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知名学者 Holloway 经过搜集大量数据以及资料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旅游产品的本质就是游客的精力,其中主要指的及时游客从常驻的区域出发从而来到陌生区域进行游玩,最后有回到原来区域的整体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所看到的事情以及经历的事物的总体感受[1]。知名学者 Seaton 以及 Doug Ramsey,hristopher  D.  Malcolm 基于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表示旅游其实质就是一种无形产品,该产品不能够像其他的产品一样能够邮寄到居住地,旅游是需要游客从原来的居住地出发,从而来到旅游地进行消费。从本质上来看,旅游是属于多元化为基础的产品,同时也涵盖了供应者一起合作的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其进行消费活动主要就是基于本身的体验[2-3]。Mieczkowski 在搜集大量数据以及资料的基础上就表示:通常人们所提到的旅游产品总计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环境因此,其次是人文吸引物,最后是旅游基础设备,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环境的因素即便不会内作为资源来进行采用,可是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目的地的性质[4]。吴必虎基于大量的研究以及分析最终表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意义的就是让游客的满意度提升,同时其还涵盖了游客需求得到满足下的劳务以及物体之间的和值[5]。李经龙为了便于观察此时将旅游产品划分为三个层面,也就是“核心因素、组合因素和质量因素”[6]。孔伟将旅游产品定义为与相关文化相联系的产品[7]。李颜认为旅游产品是一种理论产品的开发与研究[8]。

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研究,Park Duk-Byeong,Yoon Yoo-Shik 和 Lee Min-Soo 围绕旅游产品营销等问题[9],Peter Varley 和 Dominic Medway 主要是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到了旅游产品所运行的生命周期上[10]。Smith 主要是对于旅游产品的有关定义进行解释模型的有关工作,在这其中最为中心的环节就是“物质基础”[11]。Ingibj?rg Sigureardóttir 主要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模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12]。著名学者伍延基以及王计平对于旅游文化的状况和资源种类以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方案以及策略[13]。

..........................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规划的重要部分,基于旅游资源和市场定位,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随着游客对旅游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提升、组合、创新现有旅游产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是保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对于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定义指的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Kotler 提出“旅游产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核心产品、辅助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62]。

2.2.2 旅游产品开发

(1) 旅游地的开发

从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出发,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合理设计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旅游地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自然景观开发。维护自然风貌原样,提升配套设施体系及景区保护等进行开发。第二,人文景观的开发。对遗存的文化历史古迹进行还原和修缮。第三,原有产品创新开发。维持原有景观,在此基础上增加旅游项目,达到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吸引力的目的。第四,非商品性旅游资源开发。从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入手,加强多部门间的合作,开发各种旅游产品。

(2) 旅游路线的开发

在旅游线路设计上为避免重复路线,加强和临近省份的区域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旅游景区应按照游客需求,联合政府部门规划建设一批景点旅游路线,通过线上营销和旅行公司营销相结合,进行推广宣传。

...............................


3  河西走廊资源现状分析 ............................ 14

3.1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概况 ........................ 1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