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消费领域商贸物流需求增速平稳增长。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性调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商贸物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动力。2016 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3%,如图 1-1 所示,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在 5%以上,发展势头迅猛。
同时,商贸物流需求增速也在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 6%左右,商贸物流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民生有关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保持快速增长,图 1-2 显示了 2015-2016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
为了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于 2016 年 2 月 29 日专门出台了的《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以下简称《商贸物流规划》)。其中指出“商贸物流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领性、支撑性和战略性产业,加快其发展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支撑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①京津冀地区拥有 1.2 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其中河北省就有 7300 多万人口,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可谓需求量巨大。同时京津冀地区的社会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社会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等指标均占全国 10%以上,其中商品销售总额占全国比例达到了 23%,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物流业发展比较早,早期西方学者就已经意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把物流业誉为“黑大陆”、“第三利润源泉”,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物流业的研究比较成熟。
关于区域与物流业发展的研究,早在 19 世纪初就出现了。Johan H.von Thunen(1826)提出了农业区位论,研究了运输费用对农产品的影响;Alfred Weber(1909)随后提出了著名的工业区位论,深入研究了物流成本和企业区位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工业企业的最佳位置。到了 21 世纪,更多的学者关注区域一体化和物流的关系,Maria FemandaMelendez O(2001) 研究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Markus Hesse 、 J.P.Rodrigue(2004)在一定区域内研究了物流业发展与交通、商流的关系,并提出经济发展必然会对物流业的需求急剧增长;Jose Tongzon(2011)研究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阻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于研究物流业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研究,国外也有很多。Olga Menedovic 、LauriOjala(2008)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物流业更是其高速发展的基础;Claire Hollweg、Marn Heony Wong(2009)指出,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业必须运行效率很高才能持续支撑经济发展。还有一些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的物流业发展,Jimmy Ng(2004)研究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并做了对比,指出中国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物流运行效率甚至低于印度,说明中国物流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Anthony Chin、Hong Jun jie(2005)指出,中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理念还很低级化,还有很多潜力没有释放,但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贸物流
要理解商贸物流,首先理解什么是商贸。简单来说商贸就是商业零售企业,商贸活动在经济生活中非常常见。物流活动的定义也非常清晰,但是对于什么是商贸物流,到底有没有这种单独形态的物流形式的存在,人们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看法,学术界百家争鸣,争议较大。
在学术界,关于商贸物流概念的概念有不少分歧和争论,这一点从英文翻译上就可以略窥一斑,比如有的人将商贸物流翻译成 Trade and Logistics,显然就把商贸物流看成是商贸活动和物流活动的总称;而有的人翻译成 Trade Logistics,认为商贸物流的落脚点在物流一词,商贸只是限定,如王博(2007)就认为“为商贸业服务的物流就是商贸物流”①。有的学者将商贸物流定义更为简单,认为其就是物流配送活动,如王青(2002)② 和蔡南珊(2008)③。王之泰(2011)认为商务部给出的定义过于具体,容易产生遗漏,应该更加笼统一些才方便学术研究,因此他给出的定义是“为商贸活动进行的物流活动”,同时他还批判了业界内将商贸物流和商贸流通混为一谈的观念,认为这是两回事,其中商贸物流需要供给双方才能够成立。④本文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认同王之泰教授的定义,认为商贸是商贸物流的基础和前提,商贸物流就是以商贸为基础而进行的物流活动。
本文作者通过去河北省商务厅调研,得知商务厅对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的定位十分看重。他们认为商务部最早的定义过于狭窄,对于定位于面向全国的商贸物流基地是来说远远不够的,商贸物流应该是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整个物流活动过程。实际上,河北省商务厅把商贸物流看作是商贸+物流,包括工业农业建筑物、国际物流、旅游物流、奥运物流等等,其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大,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不能界定一个明确的边界。从更广泛意义上,他们甚至认为商贸物流是商+贸+物流,从生产环节出来到消费者的过程都是属于商贸物流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商业商贸领域。
......................
2.2 财税政策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市场失灵理论
古典经济学一直遵循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然而随着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由市场理论遭到了质疑,而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完全竞争是理想条件下的,现实中市场不完全,因此会出现低效率的情况,也就是“市场失灵”,主张国家干预,扩大政府支出,从而刺激经济繁荣。①市场失灵一词最早出现于 1958 弗朗西斯·巴托教授所著的《市场分析理论》一书,其中把市场失灵的表现归纳为五个方面,最主要是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市场失灵理论给出了政府介入的理由,但是实践证明,不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不可能使得经济运行最优(政府也有政府失灵),而只有深入把握市场和政府的内涵而不是把他们割裂开来,才可能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
2、促进河北省贸物流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京津冀协同目标下,河北省发展商贸物流业既离不开市场的主导作用,又离不开政府尤其是三地政府的引导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商贸物流有其特殊性,因为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巨大的行政优势和各种良好的福利,天津作为直辖市也比河北省的公共设施条件优越很多,那么在这种不对等的情况下,商贸物流企业就不会仅仅考虑成本,还会考虑个人和家庭因素(如配偶工作和孩子上学问题),即使河北省用地价格便宜、交通方便,他们也不会转移到河北,人为的行政划分大大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扭曲。
因此,河北省想要协同京津发展商贸物流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激励。政府在干预商贸物流业发展时,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能越位更也不能失位。一是以市场为主导,市场能够做到的,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完善市场秩序的维护,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在商贸物流产业转移初期,京津两地作为发达地区,国家政策应该向河北倾斜,有序引导和激励商贸物流企业转移;三是政府要完善商贸物流业相关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尤其是河北省,对于商贸物流业的财税政策较少,应多向京津两地汲取经验;同时,京津冀三地政府要相互配合,对商贸物流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应达成协调一致,协同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
3 河北省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目标差距.............16
3.1 河北省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历程........................16
3.2 京津冀协同目标下河北商贸物流的定位与作用..................17
4 “营改增”对河北商贸物流业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24
4.1 商贸物流业的涉税分析..........24
4.2 模型和相关假设................25
5 河北省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33
5.1 河北省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33
5.1.1 河北省商贸物流业的财政政策...................33
5.1.2 河北省商贸物流业的税收政策..................34
5 河北省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5.1 河北省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
5.1.1 河北省商贸物流业的财政政策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河北省对于现代服务业以及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财税政策和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1、河北省财政加大对商贸物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河北省财政对指出物流业发展较为重视,仅在 2015 年,河北省就落实升级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 9380 万元,重点支持综合性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