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SCI论文发表格式、SCI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视障人士社区教育需求探讨—— 以上海市轻度视障残疾人为例

日期:2022年02月2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4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2161121243534 论文字数:49998 所属栏目:SCI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中发现,社会上仍有人歧视残疾人群体,将残疾等同于残废,认为残疾人只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负担。社区教育是一种平民化大众化的教育形式,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参与教育的群体是抱以学习的目的,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同时教育也具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能够让人明白残疾人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残疾都是需要每个人一起解决的社会问题。

视障残疾人的学历水平偏低 “在我成长过程中很不幸的事情就是无法上学”、“我根本没机会上学”、“因为家里穷所以没钱给我看眼睛,后来就退学了”、“我上学很困难,看不清楚黑板,慢慢的就跟不上了”、“我的家离学校很远,从家走到学校就要很长一段时间,父母忙于工作没人接送我,这样的困难我都坚持下来了”诸如此类的话是视障残疾人在谈到上学问题对笔者所说的。许多过去被认为视障人士完全无法参加的教育现在也被认为是有可能的通过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方式和途径使视障人也能够获取知识。研究数据发现残障导致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度和认同度很高,不同意“社区教育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帮助我们融入社会”的视障人士仅占 3%,不愿意参加社区教育的视障残疾人仅占 3.27%。现实生活中视障者能够获得所需的社区教育以及获得何种程度的社区教育取决于社区教育为视障残疾人提供的教育。经常参加社区教育的视障残疾人只有 27.86%,认为目前接受的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的视障残疾人只有 26.22%,这种供需不平衡不符合终生教育理念所强调的从主体、时间、场所等方面实现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这与熊明建(2019)研究结果十分吻合,熊明建的文章中指出超过 90%的残疾人文化程度低,并且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教育,但是阳光驿站等教育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教育现状,教会他们一技之长。

SCI论文发表怎么写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对于轻度视障残疾人的教育现状,研究数据发现残障导致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度和认同度很高,  视障残疾人的学历水平偏低,因为他们的视力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认知、运动、记忆等基本能力的发展。特殊教育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只有 23.3%的视障者接受了特殊教育,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经济不允许,其二是忙于工作缺乏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视力不好无法接受教育,因为无法接受教育所以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时间长没有时间通过教育提高生活质量。视障残疾人社区教育参与意愿强烈而目前提供给残疾人的社区教育无法满足该群体的社区教育需求,没有正确处理社区教育与视障者教育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视障残疾人接受社区教育是其享有教育平等权的具体表现,教育平等不仅体现在教育机会均等也体现在是否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当代中国教育若要实现深度转型则对教育有着更高的需求,那就不能忽视视障残疾人的教育需求。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行动,除了给学习者提供知识、技能和情感之外还能够带来生活的乐趣,目前社会中存在着未完全开发的教育力量,应将这部分教育力量用于残疾人,将残疾人置于一种环境,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经验、挫折和成功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将文化和艺术融入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的个性在不同的方面充分体现。我国残疾人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了成绩,但是对于残疾人的个别差异性和个体发展方面仍需提高。

视障残疾人总体对社区教育需求很强。随着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特殊教育体系,但是仍然有很多视障残疾人没有的到应有的教育,尤其是出生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现已为成年人的视障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他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后就会产生高层级的需求,研究对象中有 80.65%的人在社区教育情感需求中选择了“交朋友”,想要“提高社会的关注”这一项也有 82.26%的研究对象选择,说明视障残疾人对归属与爱这一需求十分强烈,因为视力所造成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让视障人士渴望参与社区教育,得到社会与其他团体的认同,并与身边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不愿意参与社区教育的人只有 3.27%,社区教育对全纳教育的展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