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风险管理论文格式、风险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G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日期:2020年05月1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4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5072154198474 论文字数:23669 所属栏目:风险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风险管理论文,本文主要通过对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是帮助该行优化业务风险管理措施,促进业务稳健发展,切实提升其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希望能对其他商业银行创新完善票据池业务服务模式、推进国内票据业务发展进程和提高国内银行票据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具备实践意义的成果支持。本文提出的风险管理优化建议,实质上是一种应对策略,建议商业银行在发展同类业务时,能从源头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平衡好风险管控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银行自身经营能力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末,国内票据市场迅速扩张壮大,截至当前,国内票据市场已发展成为存量十万亿级、交易量百万亿级的巨大市场,也成为了国内货币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有了全面提升,且金融信信息化发展速度也发生明显改变,传统票据市场也从最初的纸质票据时代正式迈入电子票据时代。2016 年,作为电子票据市场重要基础设施的上海票据交易系统上线试运行,这也代表我国开始进入标准化场内交易时期。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票据电子化已经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与传统纸质票据市场进行比较,自身带有明显的优势特征,如不可分割、透明程度较高等。从根本角度分析,电子票据市场作为是一个统一化市场,不仅效率较高,而且满足完全透明要求,此种环境下,纸质票据时期已经逐步远去,行业变革也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极大的推动了是满足企业票据融资等综合管理需要的票据池业务的创新发展。

但票据业务在快速发展基础上,也体现出一部分问题,其中包括商业银行未结合自身发展状态,在票据开具业务实施阶段内,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包括不断添加功能等,这些都是导致业务风险集聚提升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监管单位始,加大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监督力度,但依然未能控制商业银行业务风险事故的形成。近年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等先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票据风险问题。从中能够了解到,虽然表面来看,票据业务风险较低,如果风险管理不到位,势必也会引发风险事故,进而使银行承担较大损失压力。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监管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管理,需要持续健全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利润增长,乃至国内票据市场的稳健发展。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现状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依据调查结果对该行票据池业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剖析,在使用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理论模型工具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查阅分析、认真梳理国内和国际上有关该类课题研究的著作、文献与资料,深入学习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研究理论,同时参考书籍阅读以及网络查询搜集信息,全面系统地了解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历程,确立研究方向,最终应用到 G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中去。

2、数据分析法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当前发展和风险状况,从各方位来调研分析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风险因素和成因,继而提出优化目标和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促进该行票据池业务的稳健发展。

3、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在本文中的应用是以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实际核查工作案例,指出该行票据池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识别风险因素和分析风险成因提供方向。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票据池业务相关理论基础

1、真实票据理论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研究人员)在《国富论》中首次对真实票据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在其看来,商业银行对资金流动性要求很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信贷以及存款人随时产生的取款要求。对于银行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流动以及安全需求,掌握最佳平衡点,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流动以及收支分配状态。因此,商业银行的票据资产需要参照贸易活动发展状态,使其能够与短期自偿性贷款保持相互匹配状态。虽然只是银行最初管理阶段形成的理论研究体系,但其依然能够为收支流动匹配工作实施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调查能够发现,真实票据理论也是我国《票据法》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要求所有的票据业务往来都要以现实贸易环境为核心,通过给付低价的方式,得到最终票据。

在票据电子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条件下,相关理论虽有所弱化,但对本文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的研究仍然有指导意义,如果票据池业务入池票据对应的贸易背景并不真实,则票据到期兑付阶段内,由于申请人不具备还款能力而导致资金风险形成,相关因素也会引发以票据为依托,进而使挪用资金等风险事故产生。

2、票据无因性理论

萨维尼(德国法学研究人员)是票据无因性理论创始人,其针对商品买卖契约活动开展阶段内存在的债权债务以及物权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强调两者始终保持独立发展趋势,简单理解即是债权债务行为不会导致物权行为发生改变。而票据的无因性就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我国,票据无因性就是指若票据具备票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条件,票据关系就能成立,而与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原因关系不是影响票据关系发生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其核心理念即是从法律角度来看,票据基础以法律关系都是完全独立的。而且票据行为也会对其他行为产生强大依赖性,这样就能保障票据在转让过程中权利的确定和安全性,限制票据债务人的抗辩,保障“善意”持票人的合法权益。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据可查资料记载,票据业务最早起源于欧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海外票据市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欧美国家的票据市场,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因此成熟水平也相对较高;第二,日本的票据市场,其属于新兴票据市场管理范畴,但发展规模却相对较大。通过对两种票据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能够在国内票据市场业务发展以及风险管理阶段内起到良好借鉴作用。

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研究票据业务理论的首推英国人约翰·穆勒,他在上个世纪中期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针对票据以及信用关系进行全面探讨,希望其能够取代货币流通作用。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研究人员)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对真实票据理论学说进行相应阐述,在其看来,票据业务(贴现)的办理应该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这个理论至今依然是我国票据制度发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将票据理论与信用制度有效联系在一起,强调票据的确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内具备较高影响价值。该部分因素已经为后续研究人员进行票据理论的深入探讨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从票据风险研究方面来看, H.KentBake 和 JameSM.Meye(1979)是风险价值模型的创始人,参照商业银行对应的金融发展特征,通过风险价值模型的建设,了解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阶段内所承担的实际风险压力。两位研究人员综合考虑风险防范因素,采用定量研究方式,总结短期市场利率与贴现率关系。后续发展阶段内, Jayendu&Richard Zeckhauser(1987)将美国通货膨胀现象作为主体研究对象,强调美国拥有发达水平较高的票据市场,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也带有领先性特征,所以其能够在长期投资风险规避阶段内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近十年的研究期间,Marcin Kacperczyk 和 Philipp Schnabl(2010)曾指出票据市场一直被认为具有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优势。而 Meir Koln(2010)所打造的票据制度与银行制度之间存在显著作用关系,在其看来,商业银行需要加大票据发展以及风险管理重视力度,这样才能够避免对资产安全性造成极大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Griffiths MD、KotominV 和 Winters DB(2011)采用比较分析方式,总结票据业务发展阶段内存在的信用以及流动性问题,并表示在市场危机形成状态下,信用质量水平较低的票据更容易承担损失压力,这也体现了信用问题是导致票据市场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对票据业务发展阶段内存在的风险因素作为研究主体,举例说明, Comelis(2009)认为,票据专属机构即是典型的市场参与主体,在这些机构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开展系统研究活动,掌握票据实际经营状态,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票据业务风险。
............................


第三章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现状 ················ 15

第一节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介绍 ························ 15

一、G 银行宿州分行简介 ························· 15

二、票据池业务基本概念、功能和流程 ······················ 15

第四章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风险识别与成因分析 ················ 24

第一节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风险因素识别 ······················ 24

一、合规层面风险因素识别 ··························· 24

二、操作层面风险因素识别 ······················ 24

第五章  G 银行宿州分行票据池业务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