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样本分析
由表 4-1 的结果可以看出:259 名被调查者中男性有 117 人,占 45.2%,女性142 人,占 54.8%,性别比例比较均衡;从年龄构成来看,25(含)岁以下的人数最多,为 137 人,占总数的 52.9%,年龄在 26-35 之间的人也比较多,人数为 95 人,占总数 36.7%,年龄在 36-45 岁和 45 岁以上这二个区间的人数分布比较少,占比较低;从职位来看,普通员工人数最多,有 214 人,占总数的 82.6%,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高层管理人员较少,仅为 4 人,占总数的 1.5%;从学历来看,本科学生 165 人,占总数的 63.7%,研究生及以上人数为 32 人,占总数的 12.4%,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对象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从所在公司规模来看,任职于 500 人以上的公司人数最多,114 人,占比 44.0%,其他规模公司的任职员工占比分布比较均匀;从目前所在单位的性质来看,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数最多,共计 114 人,占比44.0%,外资企业的员工人数最少,占比 7.7%;从工作年限来看,各年份人数分布比较均匀,刚入职三年以内的员工较多,占比高达到 61.7%。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讨论
5.1.1 研究假设结果总汇
本文以辱虐管理对职场偏差行为的作用效果为出发点,探究自我损耗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共提出 5 个假设,假设证明结果如表 5-1所示:
5.1.2 研究假设结果讨论
(1)辱虐管理对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结果讨论
由表 5-1 可知,本研究提出辱虐管理对职场偏差行为有正向影响,通过假设检验,证明假设成立。说明在职场中,当员工感知到遭遇领导的辱虐管理,如大声呵斥、贬低、辱骂冷漠对待等管理风格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职场偏差行为,例如怠工、迟到、早退、缺勤、盗窃等反生产行为,从而会一定程度影响组织的发展。
(2)辱虐管理对自我损耗的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假设辱虐管理对个体自我损耗有正向影响,经假设验证证明假设成立。这说明辱虐管理能够引发员工个体的自我损耗,当员工感知到自己受到辱虐管理后,会通过认知加工处理这种不公平对待产生的差异感,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行为,因此消耗过多心理资源,从来导致自我损耗的产生。
(3)自我损耗对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假设自我损耗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有正向影响,通过假设检验,证明假设成立。说明在职场中,当员工因为一些控制任务消耗大量心理资源而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他们更有而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职场偏差行为,例如怠工、迟到、早退、缺勤、盗窃等反生产行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