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政府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导力量,应当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引导活动,通过广告、标语和村干部宣传等形式帮助农民认识、了解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的内涵及特征,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最后,农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基层推广单位以及负责开展培育活动的龙头企业应当积极到农村地区开展定期性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使农民对扩大经营规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既能够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集中,为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创造物质条件,又增加了从事农业的沉没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的稳定性。
7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须夯实农业,而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未来一段时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粮食安全理论、人口流动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以温县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对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状况进行概述;其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05个参培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育情况和培育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第五章中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提供现实支撑;再次,从培育对象、培育机构以及政府扶持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对现存问题的分析,从多个方面对温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出对策和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新型职业农民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且具有较高农业收入的现代化农业专职人员。
第二,温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携手共创美丽家园、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参与基层政治建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温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多年实践以来,在政策支持、对象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实现了一定创新,在培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省级龙头企业+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培育机构“四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三,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从培育对象的层面来看,培育对象的文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狭小和主动性不足等自身因素的问题制约了其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从培育机构的层面来看,培育机构的培育师资、培育方式、培育内容的设置仍然不尽人意,不能满足高质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从政府扶持的层面来看,培育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培育体系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问题是影响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