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84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12121524381769
论文字数:5419
所属栏目:农业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p>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P>
<p>Pick to :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business developmen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sources of funding channels, develop new financing way, and as the credit assets structure changes constantly adjust the debt structure, form the reasonable financing mechanism and financing benefi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redit funds, the adjustment of credit funds structure,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credit funds, enhanc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credit support agriculture function, better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ices.<BR>摘 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来源渠道,开拓新的融资途径,并随着信贷资产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其负债结构,形成合理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利益补偿机制。要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调整信贷资金运用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功能,更好地为农业和<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gl/2011/1203/lw201112030752234433.html" target=_blank>农村经济发展</A>服务。
<p> </P>
<p>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融资机制;信贷资金管理
<p> </P>
<p>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近10年来,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央对“三农”的进一步重视,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作深入探讨。<BR> </P>
<p> </P>
<p>一、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BR>资金来源是政策性银行赖以发挥其职能和作用的前提与基础。中国<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gl/2011/1203/lw201112030752234433.html" target=_blank>农业发展</A>银行业务发展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融资途径,使其筹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并随着信贷资产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其负债结构,形成合理的融资机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资本金、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支农资金、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境外筹资等。可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集同样具有多元性特征。<BR>1.资本金。银行资本金是其核心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拥有资本金的多少,是其资金实力和承担风险能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建成立时,国务院规定其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属国家资本金。资本金是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但仅仅依靠资本金来开展银行各项业务,其资金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要满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信贷资产不断增长的资金需要,还有赖于其它资金渠道及其作用的发挥。<BR>2.放款对象的企业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企业存款主要是指在其开户的粮棉油等企业的存款,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以派生存款为主。这些企业的存款绝大多数是以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再贷款的派生形式出现的,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先利用向中国人民银行的借款对开户企业发放贷款,然后才能形成企业存款。(2)具有较强的增长约束性。从总体上看,属于企业自有资金及其经营收益的存款资金一直没能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企业的派生存款资金在粮棉油企业经营活动中属于“过渡”性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了确保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封闭运行,防止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对企业存款通过建立“一基三专”的帐户体系来区分资金性质、规范资金流程和监督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钱随粮走、价值同一、库贷挂钩”的原则发放和管理收购资金贷款,严格控制对企业超量发放贷款,使企业的派生存款的增长变化受到有效控制,把企业存款限制在较低的水平。<BR>3.财政拨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要的业务之一。财政支农资金包括财政部门的农业拨款、各种农业政策性补贴资金、各业务主管部门自筹的支农资金、农业管理部门积累中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资金等。随着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各种支农支出的资金不断增加。<BR>4.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向包括政策性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融资,并将中央银行再贷款作为实施宏观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商品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货币的发行和投放,其中一个重要的投放对象就是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和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专项储备。粮棉油收购和国家专项储备所需信贷资金的供应和管理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其他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粮棉油收购资金及时供应,就要依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来解决。粮棉油收购资金是一种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强、需求量大、周转较快等特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满足收购资金的及时、足额需要,必须有一种获得及时、手续简便、借还灵活的资金来源与之相匹配。中央银行再贷款具有获得量大、手续简便、调拨快捷等特点,在解决收购资金需求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中央银行再贷款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BR>5.金融市场筹资。通过金融市场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从农业发展对资金的要求来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切实为农业发展提供长期、优惠和稳定性的资金支持,必须有期限较长、成本较低、供给稳定的资金来源与之相对应,因此要逐步增强市场融资能力,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依赖性,积极开辟和扩大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渠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1996年开始,已多次成功地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BR>6.境外筹资。境外筹资即国际融资或对外筹资,是为了解决国内资金困难而向外国借款增加国内投入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境外筹资作为农业政策性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已被明确列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境外筹资可通过对外借款和证券融资来进行。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建立与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融资关系,争取和吸收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银行的各项优惠低息贷款,实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多渠道、多元化,以适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种资金运用的需要。<BR> </P>
<p> </P>
<p>二、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机制的完善<BR>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融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勿庸讳言,它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及宏观调控的要求。例如资金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仍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款;自主筹资功能还比较弱,尤其是政策性银一般不能吸收社会存款包括居民储蓄存款,限制了其自身的信用创造能力。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融资利益补偿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融资机制,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工作。<BR>1.完善资本金管理制度。一是适时补充资本金。<BR>要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适时充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使其与各项信贷资产迅速增加相适应。二是提高资本金使用效率。要加强对资本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BR>2.加大市场融资力度。一是合理发行金融债券。<BR>发行金融债券是政策性银行增强自主筹资功能的重要措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及时、合理发行金融债券以筹集资金,并逐步降低其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依赖性,为最终割断与基础货币的联系创造条件。二是积极开辟国际融资渠道。从发展来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适时开办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的国际金融业务,要积极争取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优惠贷款,也可尝试在国外发行债券,筹集低成本资金。<BR>3.挖掘资金运用潜力,提高资金运用效率。(1)<BR>充分运用开户企业存款。一是是加强开户粮棉油企业不同性质的存款资金管理;二是帮助其运用好收购资金贷款,将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形成的派生存款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对开户企业归行的粮棉油销售回笼货款要规定及时分解收贷收息,将企业在基本存款帐户的存款余额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收购资金贷款周转率。四是扩大企业经营收入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