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论
(1)筛选出黄芪、紫苏、蒲公英播种后的适宜苗前除草剂分别为:二甲戊灵、敌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其相应适宜的施药量分别为0.23L/hm2、0.15kg/hm2、0.75L/hm2,此时对黄芪、紫苏和蒲公英安全性及杂草防治效果最好。
(2)筛选出黄芪和紫苏适宜的苗后除草剂为精喹禾灵,施药量分别为0.6L/hm2和0.9L/hm2;蒲公英适宜的苗后除草剂为高效氟吡甲禾灵,施药量为0.6L/hm2;均在杂草长至3-4叶期时喷施对黄芪、紫苏和蒲公英安全性及杂草防治效果最好。
(3)无论是苗前除草剂还是苗后除草剂施用后均显著提高了黄芪、紫苏、蒲公英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黄芪中总皂苷含量、紫苏中黄酮含量、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
(4)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缓解除草剂对黄芪、紫苏、蒲公英产生的药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