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笔者研究发现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且以30min治疗时长效果较好。
1引言
1.1研究意义
膝关节是日常生活中负重较多,也是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关节之一,其构成结构复杂且由于受运动过程中负荷大、关节不稳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结构性受损、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1-3]。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且在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之前,膝关节局部结构已长时间处于受损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人数呈现出递增等趋势,该疾病不仅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4-6]。
当前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重点在于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的行动能力。研究显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加强针灸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显得尤为必要[7-9]。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12]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针灸方法是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治疗时间约30分钟,但对于疗程相同的患者,单次治疗时长是否越久越好,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相同疗程中单次治疗时间不同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探讨单次针灸治疗时长的不同(温针灸+电针30min、1h、1.5h)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为探讨针灸最佳治疗时间提供临床数据支持。
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在临床数据的支持下,基层医院能够推广和完善针灸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促进学科与医院的良性发展[13-15]。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理论分析以及对照试验的方法开展研究:
(1)文献查阅法:充分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平台,以“温针灸”“电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形成文献综述,为后续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对比实验法:对上述文献进行充分阅读整理,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在本方向的文献中,基于不同电针时长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设计了观察三组不同治疗时长(电针30min,1h,1.5h)的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具体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3)理论分析法:基于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验结果,对研究进行中医理论分析。
(4)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N=Z2*σ2/d2,其中,Z为置信区间、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2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文实验共纳入90例在安徽省某中医院针灸科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且均经中医辨证为寒湿证,所有患者均符合自愿、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温针灸结合电针30min组、1.0h组、1.5h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和《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骨病(膝骨关节炎)》相关KOA的诊断指南:
(1)最近一个月,患者的膝盖有了反复的疼痛感;
(2)X线片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骨赘;
(3)关节液出现清亮、粘稠,白细胞小于2000个/ml;
(4)年龄≥50岁;
(5)晨僵≤30min;
(6)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综合临床、及X线检查,以上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即可诊断为KOA患者,从而纳入本临床研究。
3临床试验................................10
3.1治疗方法..................................10
3.1.1穴位组方..............................10
3.2观察与评价指标.........................11
4结论.................................14
5讨论...........................15
5.1现代医学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15
5.2中医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18
5讨论
5.1现代医学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5.1.1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展百年多,它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以膝关节结构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膝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等导致的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16-19]。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征为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病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我国KOA流行病学特点为患病率约为8.1%,其中女性高发;女性、肥胖、和关节损伤与KOA发病有关[12];国际上在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近33.6%[20-24]。
5.1.2现代医学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的标准制定。依据骨科协会2018年对膝骨性关节炎最新诊疗指南[25-27],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分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通、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28,29]。在初期阶段,膝关节会出现轻、中度间歇性的疼痛,在休息之后会有所缓解,但是在运动之后会加剧,而且这种疼痛还会随着气候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下,这种疼痛也会加剧。到了后期可能会有持续的或者是晚上的疼痛。膝盖的局部可能会有疼痛感,特别是当关节肿胀的时候。膝关节活动受限,有晨僵表现,活动后可缓解,关节晨僵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min。X线检查为KOA诊断的金标准,经常会出现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或囊性病变、关节边缘唇样变化、骨赘形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关节肿胀、关节内可见游离体,甚至关节变形。MRI对早期KOA的诊断、鉴别诊断有意义,表现为受累关节的软骨厚度变薄、缺损,半月板的变性及损伤、关节积液,骨髓水肿及腘窝囊肿[30-32]。
6本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以及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研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因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研究选择的样本容量相对较少,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由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评价相对较为复杂,在本文当中单纯以疼痛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再次,膝骨性关节炎最新的治疗指南中阶梯化治疗的四个方面,和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间的治疗差异、有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没有涉猎,没有更多临床数据的对比分析,很难将传统诊疗纳入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标准中。医学浩瀚,任重道远,以上几个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钻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