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 GS 学院要确定岗位职责。第一,流程梳理要准确,大体上要精确。至于先开展程序的梳理,或首先开展岗位职责的整理,可以按照 GS 学院实际情况开展。具体而言,GS 学院应先梳理校园的内部职责,在整顿岗位职责过程中发现问题,再与 GS 学院内部职员讨论这一职责问题所涉及的流程,界定明确后继续对职责开展整顿;第二,GS学院部门的职能必须首先定义。由于 GS 学院岗位和部门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前后的关系,部门的职能也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岗位和职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毫无可言。界定 GS 学院部门的职能,就需要 GS 学院理顺核心的业务流程。第三,作为 GS 学院要勇敢说不,做教师的坚实后盾。应在承接项目签署合同时,明确划定教师工作范畴,做到有据可依。在实际工作中,不属于教师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勇敢拒绝。
5 结论和展望
5.1研究结论
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1)以GS学院为例,教师具有十分显著的轻、中度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都有呈现,但是在低成就感要高于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教师职业倦怠集中年龄在30-50 岁、研究生学历、讲师或副教授职称以及月薪在 3-8k 的教师之中,并且主要以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的方式体现。
(2)GS学院教师在不同年龄、职称、月薪等在职业倦怠一个或者多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在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3)以GS学院为例,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来自于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其中,学校层面主要包括教师工作界定模糊、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培训不规范、职业规划模糊和薪资激励政策不完善等方面;个人层面主要包括较低的职业认同感、角色定位不清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
(4)GS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解决策略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有明确教师职业界定、改进工作量统计、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教师职业培训、提高教师薪酬与福利、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素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