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
当代作家在面对文学传统的真空状态,在面对文化生存的困境时,以何种立场与姿态进行创作是极其重要的。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永远绕不开“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关键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强烈言说欲望的作家,毕飞宇的知识分子身份让其始终能够坚持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上进行深度叩问和反思,在小说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精神品质。毕飞宇城市题材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始终立足于生活本身,对中国经验做出一种真诚表达。
毕飞宇说“文学总是在逼近了生活质地、逼近了生活秘密、逼近了生活理想的时候绽放出开怀的笑声。”①的确,生活虽然离我们很近,但是由于疏于觉察,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总是容易产生偏差。而毕飞宇察觉到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他的文字经验绝不是来源于干枯的书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浸润,而是在颠沛流离的生存经验中对生活秘密与质地的灵敏感知。
对世态人情的书写和人物生存群像的细腻刻画离不开毕飞宇复杂的生活经验。作为 60 后作家中的一员,毕飞宇在世界观、人生观和创作观念形成的时期,经历了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之间剧烈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于是在他的小说里,城市、金钱、欲望等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变化裹挟着各种新思想汹涌而至,无论是生活在城市本土的人群还是想要从乡村迈入城市的人群,不尽快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就一定会被快节奏的日常生活抛弃,从而陷入焦灼与困顿之中,逐渐迷失自我。毕飞宇作为作家的独特敏锐性使其能够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毕飞宇用文学的方式展现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冲突,展现文化与常识在传统与现代的纠结状态中的尴尬境地,展现城市中的人物群像。他在着力展现生活秘密和生活质地的同时,并不仅仅满足于娓娓道来的直观呈现,而是始终追求文字给读者带来的触动和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