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短期绩效分析
一、确定事件日
二、确定事件窗口期
三、确定估计窗口期
四、计算AR及CAR
五、瀚蓝环境连续并购短期绩效评价
第五章 案例启示
第一节 积极顺应环保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基于战略需求确定目标公司
第三节 注重并购后产业整合的持续性
第四节 关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范文三: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
本文以M汽车有限公司为案例,系统地梳理了其独特的内控制度,分析了其内控制度的模式、特点及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对其制度构成、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地探析,并据此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全文共包括绪言部分、主体四大部分和结论部分。首先,本文以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为背景,基于既有研究,梳理了行业内控制度的模式和特点,勾勒出我国汽车行业的大环境,为后文从外部分析内控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奠定基础。其次,本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聚焦于“国有企业”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主体,分析其内控制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同样作为国企的M公司的独特特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1.1 内部控制的原则
2.1.2 内部控制的目标
2.2 内部控制的指标体系
2.2.1 定性指标
2.2.2 定量指标
2.2.3 综合评价指标
2.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3.1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
2.3.2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特色
2.4 汽车行业内部控制概述
2.4.1 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2.4.2 内控制度发展现状
2.4.3 汽车行业内控制度研究意义
第3章 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1 M汽车有限公司概况
3.2 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3 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3.1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3.3.2 风险评估方面
3.3.3 控制活动方面
3.3.4 信息与沟通方面
3.3.5 内部监督方面
第4章 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4.1 利用层次分析法赋值评价指标权重
4.2 定性指标估分
4.3 定量指标估值
4.4 综合评价
第5章 M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5.1 内部控制环境优化
5.1.1 创建新型内部控制环境
5.1.2 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
5.1.3 发挥管理层主导作用
5.1.4 完善规章制度及人资建设
5.2 风险评估优化
5.3 规范内部控制系统和活动
5.4 信息与沟通优化
5.4.1 加强内部职能部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5.4.2 畅通信息来源渠道
5.4.3 积极收集外部信息
5.4.4 对信息及时加工整理
5.4.5 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5.5 内部监督优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范文四: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本文研究对象DY公司是一家农业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节水设备生产和水利工程建设,该公司存货体量大,存货内部控制健全对该公司提升竞争力非常有意义,然而该公司目前计提的存货减值逐年大幅增加,表明该公司存货管理出现了问题。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二、存货内部控制的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存货的概念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
三、内部控制要素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节 存货内部控制目标及内容
一、存货内部控制目标
二、存货内部控制流程
三、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
第三章 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节 DY公司基本情况
一、DY公司概况
二、DY公司组织结构
三、DY公司存货结构及特点
第二节 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环境
二、风险评估
三、控制活动
四、信息沟通
五、内部监督
第三节 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效果分析
一、存货周转情况分析
二、存货跌价损失分析
三、已完工未结算分析
第四章 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D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商筛选机制、考核机制不合理
二、存货管理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