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工程论文格式、金融工程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金融工程的基本功能及金融创新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1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1221740378723 论文字数:5290 所属栏目:金融工程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金融工程的基本功能及金融创新

金融工程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兴学科。金融工程就是为更有效地实现资源与风险再配置功能而达成的特定的组合结构或集成工作。狭义的金融工程是指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基础上,帮写硕士论文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及再组合,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收益/风险特征的新金融产品;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金融工程的基本功能
金融工程的目的是改善金融参与者的福利,特别是提供更物美价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工程主要从四个方面改善金融产品和服务。
( 1)完 善 市 场:根据不完备市场理论,不完备金融市场主要源于不完全参与者或不完全金融工具。不完全参与者主要指由于垄断、进入门槛等因素限制,一些有金融交易意愿的人被排除在实际金融交易之外,使得实际的交易者比意愿的交易者少。不完全金融工具指相对于未来的各种可能经济状态,可以用来进行当期财富和未来支付转换的金融工具太少,以致人们不可能实现其合意的未来各种经济状态下的财富分布。例如,高工资的人可能希望获得高工资保险以保证在未来工资收入不降低,但保险市场并不提供这种保险,因而其通过金融工具保证未来工资不降低的希望就会落空。一般来说,由于垄断、外在性、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因素,金融工程并不能保证最终实现完全的完备市场,而只能尽可能地克服一些破坏市场完备性的因素,通过引入更多的参与者和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地完善市场。例如,近三十年来的金融领域引入了大量的新金融工具,也使得投资者有更多的交易空间。因此,增加风险集中与分担、保值以及对闲置资源的重新配置机会以满足人们对完善市场的需求是金融工程的第一要务。
( 2)降 低 交 易 成 本:交易成本是交易的摩擦因子,交易成本太高会抑制金融交易的进行,阻碍金融策略的实施。例如,50年代,一些商业银行曾试图把当时已经出现但还不普遍的信用卡业务推广到更广的市场中去,但是由于每笔交易的成本太高,致使这些努力全都归于失败。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工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降低交易成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推动。近十年来,为大宗交易开发的三级市场和四级市场的出现、一般证券的网上交易的普及、垃圾债券和商业票据市场快速扩张、资产证券化的盛行等,都反映了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或成果。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交易单价为100美元的股票的每股交易成本已由70年代的大约1美元降到现在的不到1美分。
( 3)减 低 代 理 成 本:简单地说,代理成本源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管理者并非总是为公司所有者利益服务。例如,对于一个有着成千上万小股东的股份公司,公司的管理者很容易变得对股东的意愿漠不关心。在公司董事会的配合下,公司的经理们可以为自己订立非常有利的合同,如以公司短期的经营业绩为依据给予自己奖励,而度量业绩的方式会使管理层牺牲公司长期发展利益以追求短期会计上“好业绩”。金融工程活动的又一个驱动力就是降低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或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不能有效监控而引起的代理成本。例如,一般认为80年代美国金融业中大量的兼并收购活动和杠杆赎买(LBO)活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代理成本。其中,管理层通过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原股东手中赎买所有权,消除了代理关系,从而也消除了因为这种代理关系所引发的大部分成本,使得原股东获利的同时管理者也仍能从杠杆购买中获益。
( 4)增 加 流 动 性:流动性指的是金融资产的变现难易程度或经济主体获取现金的能力。显然公司和个人都有流动性方面的需求。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许多金融工具和策略都是针对流动性问题设计的。其中有些创新是为了更容易地获取现金,而有些则是着眼于对闲置现金的利用,例如,货币市场基金与账户、电子资金转移与支付、商业票据和回购协议市场的扩展等。还有的金融创新是试图创造一些其价值对利率等市场变量不敏感的工具,如浮动利率票据、可变股息优先股、可调利率抵押贷款等。而另一些创新则通过增加市场深度来增进流动性,这包括把以前不标准的工具标准化、把以前某些金融工具进行重构使其更容易在规范的二级市场中交易、对某些高风险金融工具加强信用担保以吸引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等,如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债券、汽车贷款、垃圾债券等。

 

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
与金融工程很有关联的一个概念是金融创新。金融工程非常强调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也日益工程化,这就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特征,也使得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的界限显得越来越模糊。一般来说,金融创新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和市场的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其二是使用这些金融创新工具的策略,包括金融机构的重构或重组。对于金融工具的创新,加拿大经济委员会把它们分为三类:(1)扩大市场的工具,它们通过吸引新的投资者和对融资者提供新的机会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资金的可获得性;(2)风险管理工具,它们通过将金融风险重新配置到有风险喜好、有对冲头寸和其他能更好地承担风险的经济主体;(3)套利工具,它们使投资者和融资者利用不同的市场成本收益差别进行套利交易,而其中的成本收益差别反映了不同市场的风险、信息、税收和监管等特征。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浪潮迭起,这期间比较经典的金融创新包括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推行、金融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所交易、银行信用卡的东山再起、垃圾债券和商业票据市场的扩大、金融资产的证券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NOW和回购协议的出现、欧洲美元与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发展等。
金融工程着眼的金融创新,既包括金融工具的原始性创新,也包括对金融工具组合使用的创新。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 1)基 元 的 创 造 。基元的创造是金融创新的最高层次,它指创造——新型工具,而且这种工具能真正完善“不完全市场”。通俗地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积木”所用的最基本的构建木块。如第一份期货合约、第一份期权合约等。基元创造不仅可以来自原创一种新工具,而且可以通过对现有工具(未来支付现金流)进行分解而得到。剥离就是一种常用方法,如将附在长期国债上的息票剥离下来单独出售。
( 2)基 元 组 合 创 造 新 型 产 品 。这是金融创新的第二层次,它指利用基元创造——新型金融产品。这种新产品虽不能真正完善市场,但它也能提供新的收益风险特征,满足人们特定的需求。如远期互换,期货期权等。可以看出,这些新产品很多具有杂交的特性。事实上,利用基元组合创造新型产品是日常金融工程中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这也就是人们
常说的金融工程领域的“搭积木”活动。
( 3)基 元 组 合 复 制 现 有 产 品 。这是金融创新的第三层次,它指利用基元组合复制现有金融产品的现金流,即复制现有金融产品的基本功能。复制现有产品并不是消闲的金融游戏,而是可用于套利的。因为,尽管复制产品的功能并没有什么创新,但其构造成本却可能比现有产品成本低,这就可能存在套利空间。而且,如果现有产品市场稀薄,供给不稳定,复制产品也是一种满足需求之道。
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仅可以分出层次结构,也可以体现在市场结构中。众多金融产品的创新历史表现了这样的一种模式,即产品最初由金融中介机构提供,随着产品的完善、大众的认可,产品日益从个性化走向标准化,估价变得越来越容易,则其供给者也由最初的金融中介机构转向市场。有人据此认为金融中介机构会最终失去其重要性,甚至逐步被金融市场所取代。然而,至少现实情况表明,金融中介还在发挥它的作用,当它原有的产品市场化以后,具有创新精神的金融中介势必去开发、“辅导”新的金融产品,就像风险投资机构培育风险企业一样。这样,金融中介机构常常作为新产品的孵化器。在产品初成之时,这些产品批量小,又由于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因此其发育需要一段时间。在培育期,有些产品夭折了,有些由于曲高和寡只能维持一定的柜台交易,有些则被更多的客户认可了,大规模地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产品”。
这个过程有些像服装供给,最开始由个别制造商设计制造,以后这些服装可能无人喝彩而自生自灭,有些进入专卖店供某个特定群体消费,有些可能成为都市流行色,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进入产品在中介和市场之间的这种交替发展推动了整个金融体系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随着一些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和证券化贷款成为标准化产品而从中介走向市场,这些工具的新型交易市场的激增为生产更适合客户的金融产品提供了方便,进而使整个市场更完全。同时,金融中介等金融产品的供给者为了对冲其在这些创新产品上的风险,需要到新型产品的市场中交易,这自然会增加市场交易量。交易量的增加会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中介能够进一步开发新的产品和实施新的交易策略,这反过来又导致更大的交易量。这些交易市场和新工具的成功又进一步激发更多的市场和更多的产品产生。这种良性循环渐进指向理论上的极限,即实现零交易边际成本和完全的完备市场。
但是金融工程并非一项一帆风顺的旅程,而应看作一个探索、学习和完善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失败的准备,这也意味着一种风险意识。那么,在金融工程活动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创新失败呢?首先,如同一般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可能设计不完美,或者市场调查与定位失误,开发出来后无人问津。其次,由于金融产品一般都表现为合约,而且金融合约一般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在合约订立之初双方都觉得有利,但随时间流逝、经济环境变化,合约的一方可能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出现违约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