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公司债券........................................13
3.1.2 债券信用利差....................................13
第四章 研究假设和变量设计....................................22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22
4.1.1 企业风险承担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22
4.1.2 企业风险承担与债券发行利率:不同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23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29
5.1 描述性统计.................................29
5.2 回归分析.................................30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表 5-1 报告了本文中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债券发行的信用利差均值为 1.955,极小值为 0.055,极大值为 5.456。企业风险承担的均值为 3.141,极小值为 1.755,极大值为 5.971。产权性质变量的均值为 0.645,表明该研究范围内的发债企业中国有企业居多。国债即期利率斜率的均值为 0.421。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指数均值为 2.114,标准差为 0.254,极小值为 0,极大值为 2.299。
表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企业内部来说风险偏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企业在进行风险偏好选择时,风险承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结合投资者的研究和判断,具体的债券利率定价是一个博弈的结果,投资者是根据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综合对企业发行的债券进行定价的,其中,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可信度,因此会对信用利差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 2015 年至 2017 年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风险承担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加上另一调节变量——债券发债主体所在的地理区位的市场化程度,研究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企业的风险承担如何对于其所发行证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几何。
实证结果证实:企业风险承担正向影响信用利差的变动。该结论表明,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可能造成其风险偏好越高,投资者会预期到这一风险,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的资产回报,从而抬高了债券利率。其次,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的难度和速度均不同,受到政府干预的程度亦不相同,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风险承担与信用利差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则越会被抑制。这表明,当企业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投资者对于该企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监管,监管成本更低,相对于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的企业,投资者会要求更低的资产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用利差的扩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