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学毕业论文,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表现在煤炭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预警模型的研究时刻警惕自身所存在的融资风险;本文的理论意义表现在对融资风险预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煤炭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煤炭上市公司隐藏着巨大的融资风险隐患。一方面,煤炭企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资金使用量大、融资渠道单一和融资难度较大等特点;另一方面,国家对煤炭企业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但这需要大量外部资金支持,进而可能导致煤炭上市公司存资金不足和煤炭上市公司的债务负担大等问题,最终使煤炭企业产生融资风险。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较高不仅会导致公司债务逾期,股东权益遭受损失,甚至会导致煤炭上市公司退市和破产。此外,煤炭上市公司会将融资风险转移给银行以及各种金融机构,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需要对煤炭上市的融资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具体来讲,由于煤炭价格的回暖,2016 年山西省债券和股票等领域的资金大量流向大型的煤炭上市公司。数据表明:山西省债券市场 73.95%的资金流向了七大煤炭上市公司,另外,股票市场的 41.49%资金流向煤炭相关行业,煤炭行业资产占山西省国有资产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大型煤炭上市公司融资总量十分巨大,但是煤炭价格却极其不稳定,煤炭价格升降幅都比较明显,升降变化频率也比较频繁。如果煤炭上市公司没有有效合理利用巨大的融资资金并且错误判断煤炭市场价格的走势,这将对煤炭上市公司造成十分巨大的融资风险。此外,煤炭上市公司整体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 2013 年至 2016 年分别为 53.27%、56.23%、59.49%和 52.57%,总资产周转率从 2013 年的 0.56 下降到 2016 年的 0.37,煤炭上市公司整体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指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从 2006 年的 16.21%下降到 2015 年的-0.53%,2016 年有所上升,达到 4.85%。由于公司的负债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越低,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越大。因此,反映融资风险的这些重要指标都表明了煤炭企业融资状况不容乐观。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煤炭企业融资风险状况问题的研究
李政纲(2000)研究认为我国煤炭企业融资成本偏高,负债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较高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张兆西(2001)认为“拨改贷”政策加重了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使得煤炭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单一,严重依赖银行的信用贷款,煤炭企业自身融资的能力有限,由此导致的融资成本的加大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经营。郝冬莉(2006)认为煤炭企业通过银行信贷融资依然是煤炭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但是银行的信用贷款并不稳定,煤炭企业的需求和银行的信贷供给往往达不到平衡。马飞(2014)对新形势下的煤炭融资风险进行分析,重点强调了融资现状产生的原因。
1.2.2 煤炭企业融资风险措施问题的研究
针对煤炭公司融资风险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融资活动的相关措施。李宝库(2000)主张通过采用股权融资来代替债券融资的方式来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煤炭企业债务融资的压力。吴长庚(2001)提出了煤炭企业存在着巨大的融资风险,并建议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煤炭企业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陈广法(2004)的研究了煤炭企业融资渠道的相关问题,他认为应该拓宽煤炭企业的融资渠道,考虑融资的效率,根据煤炭企业面临项目的不同,增加企业间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融资方式。彭晓英(2006)指出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基本都要经历五个阶段期,分别是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和转型期。煤炭企业应该根据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环境和金融市场的资金运动特点制定煤炭企业合理的战略策略和融资方式。文泉(2009)以融资、投资、成长为线索,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经营结构、融资方式以及资本运作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融资活动建议。黄召美(2013)认为煤炭企业有许多盲目融资的活动,需要外部监管机构进行监督。
..............................
第 2 章 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的概述及其相关理论
2.1 煤炭上市公司的概述
2.1.1 煤炭上市公司的概念和划分
煤炭上市公司,指的是从事煤炭业务公司,其发行的股票经过了证监会或者国务院的批准并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许多煤炭上市公司在经营煤炭业务以外,同时经营焦煤、电力热力等业务。
证监会发布将上市公司的行业分为十三个类别。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掘化;制造化;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其中,采掘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各类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包括煤炭开采业、煤炭洗选业、其他煤炭采选业三个类别。而本文所涉及的煤炭上市公司均属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所下分的这三个类别。
依据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划分标准,与煤炭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可以再具体细分,当某上市公司的煤炭业务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 50%,则将其划分为煤炭业务相对应类别的上市公司。当某上市公司的煤炭业务的收入比重小于 50%,但是大于 30%,则将该上市公司划入煤炭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如果某上市公司的煤炭业务收入比重小于 30%,则可以将该上市公司归类为其他业务对应类别的上市公司,或者综合类。本文所研究的煤炭上市公司均为煤炭业务收入比重大于 30%的上市公司。
........................
2.2 融资风险的概念与类型
2.2.1 融资风险的概念
融资风险是指公司因为融资活动而引发的不能到期偿还到期负债或者导致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的可能程度。融资风险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的融资活动,公司不当的融资活动会导致收益变动的风险,造成公司所有者的损失,甚至是破产。本文所论述的融资风险具体是指公司的使用活动对公司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融资结构、资金到位程度、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造成的综合影响。
2.2.2 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类型
信用风险。公司活动面临的信用风险具体是相关参与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履行事前约定的责任而导致的风险。
金融风险。公司融资活动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中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如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利率上涨等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
市场风险。产品的成本上涨、市场价格波动、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减少等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运营能力造成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风险。煤炭上市公司受到煤炭价格、煤炭需求量的影响,市场风险对融资风险造成的影响较大。
环境保护风险。环境保护风险是指公司生产活动不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标准而被迫增加资产投入、项目停止甚至关闭破产等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建立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战略实施,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在环境保护风险的表现愈加强烈。
.........................
第 3 章 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15
3.1 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状况分析 ..................... 15
3.1.1 煤炭上市公司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 15
3.1.2 煤炭上市公司的债务负担较大 ............................. 15
第 4 章 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 .................... 20
4.1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概述 ..................... 20
4.1.1 BP 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 ..................... 20
4.1.2 Matlab 软件及其神经网络工具 NNTooL 介绍 .................. 21
第 5 章 煤炭上市公司应对融资风险的预警对策 ........................... 40
5.1 公司内部活动对融资风险的预警措施 .................. 40
5.1.1 树立融资风险意识 ......................... 40
5.1.2 建立有效预防融资风险的预警系统 ............... 40
第 5 章 煤炭上市公司应对融资风险的预警对策
5.1 公司内部活动对融资风险的预警措施
5.1.1 树立融资风险意识
融资活动对于煤炭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关系到煤炭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存问题。煤炭行业具有资金使用量大、项目投资期长等融资困难,随着大型煤炭企业对小企业的兼并重组,煤炭企业的资金使用量不断增加。煤炭上市公司的管理管理者和经营者,特别是企业融资部门应该对融资风险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煤炭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应对本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控制和预警,尽可能在融资风险造成损失前,采用有效方法消灭或者减少融资风险消从而实现煤炭上市公司的良性、健康发展。
首先,煤炭上市公司应设立防范融资风险的有关部门,设立企业负责融资风险的岗位,由专业的金融技术人员担任,并收集整理融资活动等的相关数据,并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严格监控;其次,应该针对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融资风险预警的计算机软件,输入资本市场、煤炭市场和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