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管理论文格式、金融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研究

日期:2021年07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1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21436026731 论文字数:37844 所属栏目:金融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管理论文,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进行整理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是逐年递增的,上市公司凭借证券市场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渐渐变成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减少了企业发展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和金融风险,其直接融资极大提升了同期国民经济和相应区域的经济建设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其数量由1990年的8家发展到今天的3724家,可见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健康发展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章 绪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公司的规模持续增大,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的强烈,因为获得更多的资金是公司扩大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上市是公司获得资金的一种较好途径。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①,截止至2019年11月1日,上交所共有1536家公司上市,总市值达到了335974.78亿元,深交所有2188家上市公司,市值有222867.23亿元。可见在国民经济中上市公司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从1990年至2019年我国一共退市了123家公司,退市的原因有连续三年亏损、私有化、吸收合并、未披露定期报告、证券置换、转板上市、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连续三年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证券置换、欺诈违法等。其中由于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公司有56家,占到了退市公司数量的45.53%,可见财务角度是导致上市公司产生退市的一大重要原因。

2016年博元投资由于财务作假,使得其成为实行退市新规②后的首家退市公司,2016年欣泰电气因为造假致使其成为了在创业板第一个退市的上市公司,2018年7月15日发生的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使得长生生物于2019年11月26日退市,由此可见以上接连发生的丑闻和因此而导致的退市,再结合上市公司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公司在上市之前有条不紊,在之后的运营中持续的出现矛盾,管理者以及有关的部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乃至最后致使公司退市。众多的事件表明,这些恶劣的事件不断出现是在于公司治理能力不足,最后造成了公司的退市。

.............................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综述研究法、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主要从国内外关于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基于财务角度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以及基于其他角度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出发,来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整理总结,从而对本文研究方向的现实研究状况与进度有所了解,并结合国内退市现状,来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整合成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来对风险的产生以及预防有一个认识,并且能够在对我国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时提供理论支持。

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对从2003至2019年间处于*st的上市公司进行甄选最后选出了40家*st公司然后依次依据同行业、相近规模以及同年份的配比原则进行配对选出了40家未被实行风险警示的健康的上市公司用作样本,使用SPSS软件对所选取的数据展开Kolmogorov-Smirnov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因子分析法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来分析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并且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来增进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预警。

图 1.1 技术路线图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财务视角的退市风险研究

2.1.1 基于财务视角退市风险的定性研究

张宜芳(2009)[1]把我国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和国外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放一起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标准的相关主体只是对连续亏损这个情形这一种情况做出相关的规定,和美国的证券市场以及日本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国外相对领先的资本市场不只是以盈利能力度量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而且把公司持续经营以及资产无法偿还负债的情形,上市公司没有遵守有关协议的情形加入到度量退市风险的标准中去,这也是值得我国学习的。

王俊杰(2006)[2]把*st 托普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退市的起因,认为上市公司退市的成因包含繁重的债务负担以及行业间的激烈竞争等。

杨辉 (2008)[3]通过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因为没有对营运资本进行良好的管理、不恰当的资本结构、相对比较差风险意识引发了公司的财务危机,乃至最终导致了公司的退市。

Friedman 等(2003)[4]对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由于自身处于这种背景下,促成了“大股东支持”这一观点的出现,这种观点认为在对公司的股份改制进行推行的时候,大股东用上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予支持,大股东的这一种支持能够在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方面提供很大的保障,减少了上市公司发生退市风险的概率。

...........................


2.2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退市风险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退市风险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直接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的直接研究,另一方面是间接研究,其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等中间指标的影响,来间接的研究上市公司治理对退市风险的影响。

2.2.1 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直接研究

王静楠(2012)[14]集中讨论了中国赴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与退市风险关系的模型。戴冬歌(2014)[15]是通过退市企业的个案研究和中间指标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中间指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外聘审计机构和股权特征四个方面展开的。张妍妍(2016)[16]得出董事会中的职位合一与股权特征中的股权流通性、股权性质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退市具有显著的影响。Chia-Ying Chan 等(2016)[17],对上市公司治理和公司破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公司治理在预测公司破产模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马连福等(2018)[18]认为长生疫苗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低下、存在着高风险,公司应当着重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图 4.1 上市公司数量发展图

图 4.1 上市公司数量发展图

.............................


第三章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及相关理论.......................... 13

3.1 上市公司退市及其退市风险..................................... 13

3.1.1 退市及退市风险................................13

3.1.2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因素.................................13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及其退市风险的总体情况..................20

4.1 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情况.........................20

4.2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及其流程................................21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实证分析.................................32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2

5.2 指标体系的建立........................32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通过上一章节的分析可看出,导致上市公司产生退市风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由于我国面值退市、重大违法退市的公司很少,难以进行定量实证分析,并且我国退市公司中多数是由于财务能力不足以及公司治理不足导致的退市,因此本文在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进行研究时,主要从财务指标与公司治理两大方面来进行实证分析。在本文欲进行的实证分析中,所选择的样本包含两类,第一种是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的上市公司,表示的是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另一类是财务状况正常的上市公司,来与第一类比较。因为中国证券交易所成立时间较晚,有关公司披露的原则一直都处在不断地完善中,去除部分数据不健全的退市风险公司以及部分因为指标没有要求披露的年份,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最终从2003年到 2019 年间的退市风险公司中筛选出40家退市风险公司,而40家没有被退市风险警示的健康公司按 1:1 配对的比例, 依照以下的原则进行筛选:

(1)同行业原则。在进行筛选时运用 2012 版证监会行业分类方法,让没有退市风险的健康公司与对应的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处在同一行业。

(2)同时期原则。体现在对退市风险警示公司指标年份进行选取时,选取T-3 年的数据,而对配对的健康公司的指标选取时选同一年的数据。

(3)规模相近原则。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时,筛选出的健康公司在规模上要与退市风险公司的规模近似。上市公司的规模选取csmar数据库里财务报表中的资产总计这一指标,因为公司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前部分数据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所以选取 T-4、T-3 和 T-2 年资产总计的平均值来进行比较筛选。但由于退市风险公司样本较少,对于在行业中公司规模排行适中的退市风险公司,规模波动的幅度是30%,对于公司规模排行较为极端的退市风险公司,比如行业规模排行第一或者倒数第一,规模波动幅度适当扩展到50%;对于公司少的行业,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