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管理论文格式、金融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优秀金融管理毕业论文精选十篇

日期:2018年07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44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7052013299622 论文字数:31425 所属栏目:金融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管理论文,金融管理专业充分发挥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优势,同时吸收西方有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主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金融管理方面应用性、职业性的专业人才。(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金融管理毕业论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几年,我国就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周期,给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比如从 2007 年伊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出现了过快上涨的势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周期开始。全年 CPI 同比上涨 4.8%,到 2008 年这一数值达到了 5.9%,其中 2 月份更是达到了 8.7%,创十一年来最高纪录。在中国人民银行连续调高利息 6 次、存款准备金 10 次的情况下仍未改变物价一路上扬的趋势。而最近的一次通胀周期始于 2010 年下半年,2010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3.3%,CPI同比从2011年年初的4.9%一路上涨到年末的6.5%,之后回落到4.1%。虽然在 2011年末 CPI 有所缓和,但物价依然处于高位水平。由此看来,保持物价稳定,防止物价再次出现大规模波动已经成为政府货币当局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物价的不断上涨可以看成是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的一个具体表现。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抢购风潮以及 2007 年股票市场及房地产价市场的过度繁荣,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推动了物价的上升,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公众的通胀预期会直接影响到其消费及投资方式进而影响总体宏观经济的运行。由于高通胀会给一国或地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那么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009 年 10 月下旬,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把正确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今后宏观调控的重点,第一次明确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在 2009 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三者关系作为 2010 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央提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希望引导和稳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而起到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公众通胀预期不仅会受到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媒体报道(报刊、网络、电视等)的影响。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公众通胀预期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Cerisola 和 Gelos(2009)研究了通胀目标制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发现通胀目标制能够很好的锁定通胀预期,而且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时,通胀预期的扩散效应并不明显。Patra 和 Ray (2010)在研究不同因素对印度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过程中发现,食品价格过高是导致高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而过高的通胀预期会直接导致真实通货膨胀上升 。Ueda 和 Kozo (2010)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比研究了美国与日本的情况,他们对影响通胀预期的各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除了受到全球能源以及整体食品价格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Castelnuovo(2010)则分析了外部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的短期通胀预期会受到全球总体通胀水平和产出缺口水平的影响,但时间并不稳定。Hori 和Kawagoe(2013)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了日本家庭通胀调査数据,研究发现当前价格水平以及滞后通胀预期是影响日本通货膨胀预期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影响的研究,国外学者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Carroll (2003)指出由于公众获取信息是需要成本的,那么他们就会通过某些普遍的资源来减少信息更新所需要的成本,继而假定公众是从媒体那里获得宏观经济认知,而不是通过花费时间去追索最新的统计数据来形成他们自己的宏观预期。Carroll(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媒体关于通胀的新闻报道越多,居民的通胀预期就越准确。因为这会促使他们不断更新原有的信息,因此更多的新闻报道就会使居民的预期更接近理性预测。
…………..

第二章 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通货膨胀预期概述
预期普遍地存在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于切身利益考虑,经济行为主体总要对未来经济变量或者经济形势做出主观估计与判断,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行动。从本质上说,预期是指人们内心的一种基本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活动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预期引导着经济行为,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预期的有效引导能够防止宏观经济的大规模波动,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研究预期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对宏观经济主体的各种预期及行为进行分析。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运用极为普遍,比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受到收入、支出及对未来物价走势预期的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受到投资、盈利预期的影响;经济行为主体在工资制定中的行为会受到他们对产品价格预期的影响。由此可知,预期通过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具体的微观决策进而制约和影响整体宏观经济运行,这样预期传导就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由于行为主体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这就会导致宏观经济总量遵循不同的变化规律,进而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所以当分析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时,我们更应该把预期放在适当的位置,这样才能把握通胀的变化趋势,才能有望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指的是经济主体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与其决策有关的未来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推断。在宏观经济中,由于价格总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涨,人们普遍地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预期通常会使通货膨胀加剧并使之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

第二节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方式
理论界对预期的形成及调整有不同的刻画,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曾指出预期主要有: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四种。而在现代预期理论上又产生了不完全理性预期等。由于预期模型同样含有通胀信息,所以这一分法同样适用于通胀预期分类。外推型预期理论是一种“后顾型”的预期理论,历史数据对预期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也是外推型预期的本质所在。但是外推型预期并没有考虑到过去预期的影响,尤其是经济主体过去预期的错误,预期往往被当作一个外生变量而排除在模型之外,这种预期受预期这个人主观情绪和心境的影响较大,因而缺乏可靠的理论基础,预测的准确性也较低。随着预期理论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更为复杂、预测更为准确的适应性预期。但是适应性预期在对经济变量进行预测时总是慢半拍,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适应性预期理论只是利用了过去的信息,并没有考虑与预测相关的同期信息。另外,在形成适应性预期时,并没有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考虑在内,当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适应性预期者就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的预期。正是由于这些不足,适应性预期被一些更高级的预期理论所取代。
…………

第三章通胀预期和媒体报道的测度......14
第一节 通胀预期数据......14
第三节 报刊媒体数据......21
第四节 网络媒体数据......22
第四节 变量说明......23
第四章 计量模型及实证结果..........25
第一节 计量模型......25
第二节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26
第三节 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数值大小影响的实证研究.......28
第四节 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准确性影响的实证研究...........34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48
第一节 结论......48
第二节 政策建议......48

第四章计量模型及实证结果

第一节 计量模型
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由于分析的切入点不同,因而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也有所差异。模型一不仅将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包括早内,而且还考虑到了通胀预期自身的滞后效应。此外,本文还利用豪斯曼(Hausman)两步法检验随机扰动项是否和解释变量同期相关。如果原假设“NET存在内生性”在传统显著性水平下不被拒绝,则该模型使用工具变量法(IV)估计;否则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工具变量的选取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与所替代的随机变量高度相关,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所以本文通过NET对其滞后项及实际 CPI(包括常数项)作回归后得到的NET估计量作为工具变量。
………

结论

本文在对通胀预期及其形成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引出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公众关于未来物价走势判断的定性数据,通过服从均匀分布的概率法计算公众通胀预期的具体数值,从而得到 2004 第一季度至 2014 年第一季度公众通胀预期的定性数据。再根据“朗润预测”中专家对通胀的预测值,计算得到 2005 年第三季度至 2014第一季度公众通胀预期准确性数据。而对于媒体报道数据,本文分别从标题和全文搜索“巨灵财经”和“百度高级搜索”两大平台中媒体关于物价报道的新闻数量,通过区分媒体关于物价报道不同的内容(关于物价上升或者下降的报道),得到 2003 年第四季度至 2014 年第一季度媒体关于物价报道变量数据。在得到有关通胀预期和媒体报道变量数据之后,通过建立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建立线性模型,研究媒体报道净值对公众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