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首先,波动性集聚效应在本文研究的所有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序列中均存在,并且溢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沪港通开放以后上海市场的波动性集聚效应变得更强,上证综指与香港恒生指数的收益率波动都呈现出明显的尖峰厚尾、左偏的特征,而两市场的波动率都呈现出矮峰肥尾、左偏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市场的收入相对集中,但风险具有波动较大且分散的特征;最能解释这一特征的原因是: 本文由于主要是将香港对上海市场在沪港通开放前、后溢出效应的结论进行对比,由于研究的时间是在沪港通刚开始开放,由于相关部门可能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因此这一部分数据影响了整体的收益分布和波动幅度。其次,各个股票市场都存在溢出的长记忆性和持续性。而在波动溢出中尤其明显,横向比较来看总体表现为:香港恒生指数的收益溢出长记忆性要长于上证指数而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长记忆性要长于香港恒生指数。香港市场无论从收益还是风险的角度看都要优于上海市场。
(2)通过全样本分析,首先,沪港通的开放确实是导致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溢出效应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沪港通开放以后沪港通与香港市场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明显增加并且沪港通与香港市场在影响时间上有明显的趋同。其次,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溢出效应增加的同时也使得深圳市场对上海市场的溢出效应有所减少,这也正符合了行为因素引起收益、波动溢出。具体表现为:香港投资者相比较内地的投资者而言更加的理性,在沪港通开放以后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股票未来收益、风险更为乐观,导致了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偏好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羊群效应”使得香港恒生市场对外的收益溢出增加,对上海市场的波动溢出增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