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护理管理论文格式、护理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护理管理论文库:《构建科研型护理团队的激励措施和方法》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63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3062152433014 论文字数:2933 所属栏目:护理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护理管理论文库:《构建科研型护理团队的激励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构建;科研型;护理团队

 

随着环境、社会的影响,疾病谱不断变化,使疾病更趋复杂化,需要更深、更广的知识及技术解决疾病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创新,掌握科研方法、具备科研能力[1]。临床护理工作多以护理团队形式协同完成,由于我国护理群体学历起点低、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等多种原因导致许多护理团队从未开展护理科研项目,科研论文书写数量少、质量低。为了提高我科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更好地促进急诊护理事业的发展,我科于2004年8月起建立了一系列构建科研型护理团队的激励措施和方法,实施2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构建科研型护理团队的方法和措施
1.1 加强护理科研的组织管理,强化科研论文撰写意识 成立科内科研论文指导小组,选拔具有撰写科研论文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由科护士长与组长共同制定科研论文撰写计划。开动员大会,阐述科研论文撰写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能提升护士自身的学习能力、学术水平,提高护理工作的经验、应急能力、总结能力、沟通能力,丰富护理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同时能将他人的好文章、好方法加以学习与应用,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提高方式。每月在月质量讲评会上选用1篇与本科室专业相关的杂志上发表的优秀论文进行讲评,同时对本月护士撰写的论文进行点评与学习,正规期刊录用的论文进行通报。学习他人的论文能达到科内人员资源共享,让科内人人了解科内论文撰写动态。针对人人不甘落后的心理,充分运用“鲶鱼效应”,激发护士潜能[2],让紧迫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意识,强化护士的科研论文撰写意识。
1.2 学习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知识,丰富护士专业知识面 采用请院内专家讲课、科室小讲课、个别指导的方式对全科护士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组织科内护士集中学习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知识:如论文撰写格式,论文选材与写作方法,如何从平常的护理工作中寻找写作论文的切入点,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及运用参考文献,怎样制定调查问卷,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办公软件系统书写科研论文、绘制表格、进行科研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制作多媒体进行论文交流等。要求科内人人熟练掌握,提高整体的科研论文撰写水平。同时,护士长与科研论文组长亦经常阅读多种杂志,丰富知识面,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以身作则,提升对护士的指导能力。
1.3 建立科研论文激励制度,提升护士撰写论文的积极性 将科研论文发表在晋升晋级中所发挥的重要性向全科护士阐明,将文章的影响因子作为晋升职称中的重要条件加以考虑。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护士书写和发表论文,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对论文的质量给予反馈和评价,同时鼓励向正规刊物投稿。除医院给予奖励外,科内对发表论文的护士月质量讲评加分,年终集中进行按发表论文数量与质量适当发放奖金。与医院管理部门协商,增加护士外出参加护理论文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
1.4 实行目标管理,提高撰写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根据不同的学历、不同的知识层面、不同的写作能力制定科内护士的论文撰写计划及论文撰写目标。科内护士每人必须撰写论文1篇。基本要求:①5年以内的专科护士,撰写论文能参加全国或全省的护理学术会议;5年~10年的专科护士或5年以内的本科护士,撰写论文在正规护理期刊上发表;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或5年以上的本科护士,撰写论文在省级或国家级统计源期刊上发表。②论文档次按会议录用论文→正规护理期刊发表→统计源期刊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权威期刊发表递进,第1篇论文已达到第1层次的,第2篇论文向第2层次努力,已达第2层次的,向第3层努力;逐步提升论文的总体质量。
1.5 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对护士科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3],要使护士科研能力提高必须要有一个科研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软件及开展科研所需相关设备,科内配备齐全。如信息网络的建立,极大地节约了查阅文献的时间,避免与他人选题雷同的无效劳动的产生。科内订阅多种护理期刊杂志,供给科内护士工作之余学习。护士经常阅读护理杂志,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学习到许多护理的新知识、新方法等,提高了自身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1.6 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指导护士合理选题、写作与投稿 科研选题关键在于创新,工作中勤于思考能促发灵感,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4]。如科研组长因意识到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由此想到对警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创新提出《医院急救中心对警察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价值的研究》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在护士长的主持与全科护士的积极参与下,该项科研顺利完成,撰写的3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及《南方护理学报》上,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导师制”是科研素质提高的保证[5],在书写科研论文过程中,护士遇到困难,护士长与科研组长担任导师及时给予指导其顺利完成,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水平。如护士在书写论文选题方面有困难时,可进行启发与引导;护士分管的是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可以从如何采用新方法教学方面选题。另一名护士想对护生防护现状进行调查,科研组长可指导其问卷如何合理化设计,以免出现论文撰写时发生资料归类不科学、数据整理不合理、统计方法不恰当[6]等错误。由于科研论文的周期长达一年左右,根据论文的选题与质量指导其投寄不同级别的护理杂志,既可有效节约时间,又可提高稿件录用率;有效增加了护士书写论文的自信心,提高书写论文的热情。

 

2 效果
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全科16人,共撰写论文32篇,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及其他正规刊物发表论文22篇,5篇已被录用;其中护士长与科研组长2人共发表论文11篇。与前2年同期科内书写的论文相比,发表的论文数量上增加了3倍以上,整体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至2006年完成省级立项重大护理科研课题1项,是我院护理队伍首次完成省立项护理科研,科内实现了护理科研零突破。

 

3 讨论
科研型护理团队的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护理团队中开展科研项目及撰写科研论文常常只有少数护士,作为一种整体行为表现较少。管理者的合理领导,重要环节的把关,护理科研的组织协调和参与,是护理科研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7]。本科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与措施的有效实施,其护理科研水平在全院的护理团队中名列榜首。在撰写论文,开展科研的过程中,因大量阅读护理文献,密切接触病人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工作经验,书写护理论文;护士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更深切了解到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整体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由于科研论文发表,肯定了她们的工作能力,使护士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潜力得到发挥;促进她们更热爱护理专业,更努力去学习专业新知识,创新开展护理工作;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了一个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构建优质高效的护理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Xing Fengmei, http://www.51lunwen.org/  Wu Qingwen, Li Jianmin, et al. The three stage teaching method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J]. Journal of nursing, 2005, 20 ( 11): 52-53.
[2] 乐革芬,喻姣花.“鲶鱼效应”在激发护士潜能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1):60-61.
[3] 李庆华.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科研论文能力的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6,8(3):149-151.
[4] 魏革.临床护理论文撰写的难点和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1):74.